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一、不做庸师,打造品牌。30日上午,常作印老师精彩的讲演让我印象深刻。常老师的讲座专题是《不做庸师,打造品牌》,听完讲座,我对品牌一词有了新的认识,品牌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为什么一些老师教了几十年的书,还是那样的平庸无为呢。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常老师说的好,一个优秀的老师懂得在一个班级里用100中不同的模式去带领他们走向优秀,而一个平庸的老师却只会用一种模式带领100个班级走向平庸。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班级的品牌,就得有创新意识,就得有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的胆识。“常春藤”班级就在常老师的带领下成长的欣欣向荣,他带领孩子们将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了“极品”。看着他班级的孩子们积极的设计班歌、班徽、班旗;看着他们的“常春藤”系列书籍相继出版;看着学期末每个孩子都满脸笑容的接过自己的奖状……我的心也暖暖的。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要向常老师一样,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二、给孩子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5月30日下午,听了南京芳草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班主任、XX市XX县区师德标兵郭文红老师的讲座。郭老师在讲座中主要介绍了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打交道,怎样让家长在班级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郭老师用一张张照片、一本本班级日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使我明白了要想做一名让家长信赖、折服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勉、敬业。郭老师的班里也有些让人“头疼”的孩子,也有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家长,但郭老师在和孩子及家长的交流中,始终把孩子放在首要位置,和他们平等对话,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共同成长。她说只要让家长感到你是真心的,这个力量是势不可当的。她说在她班上有2名“特殊”的孩子,孩子们做的事在我听来可以说荒唐至极,不能用常人的第1页共3页思想来理解。然而,郭老师没有责怪,没有放弃他们,她和孩子沟通和家长沟通,针对他们的特殊性,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她们给予了更多的关爱。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要向郭老师学习,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还要经常地联系家长,和他们进行沟通,把班级管理的更好,使孩子成长的更好。三、“松、静、匀、乐”的生活态度。5月31日,“穿西装的孔子”——魏书生老师,他在报告里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享受生活,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他的人生观就用四字秘诀来概括,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快乐。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作为教师,当今社会我们倍感压力之大,我们为什么不学习魏书生先生呢。为什么不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方式,尽快的适应环境呢。别人能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我为什么不能。一切烦心的事,静下心来去面对它,处理好它,学生进步了,自己收获了,这难道说工作不就成了快乐吗。同样的道理,学校安排工作时,不能埋怨,不烦躁,不做好是不行的,不做就更不行了,一句话你必须做,马虎了事,也得用时间,不如就细心做好事,可能就仅仅多花几分钟就能做好,你可能从中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现了自身能力和价值,这不仅仅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难道说这不是工作带给我们更高层次的享受吗。所以,积极工作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种享受了。最后,我被魏老师的口才所折服,他的报告会,没有讲稿,没有ppt,有的是幽默风趣话语,有的是推心置腹的交谈。他一会儿是顺口溜,一会第2页共3页儿是快板,一会儿是排比句,一会儿是对仗句,真的听他的报告就像是在欣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真是一种极佳的享受。三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