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的初中物理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在物理教学条件方面越来越接近,但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城市中学在物理教学方面有一定优越,不仅实验仪器配置齐全,见识面比起农村学生也广。在城镇中学的周围,具有着各种各样的工厂与其它的丰富的科技资源,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尽情地享受科学带给他们的欢乐,还能有意无意地接触科普知识,很有助于物理教学。大家都知道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的孩子,对那些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难以理解透,这也可以说物理教学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物理教学的一大缺陷。难怪有人说城里的学校是欧洲,农村的学校是非洲。尽管这样,但农村教学还得进行,并且教学水平比以前有明显提高。因为农村初中教师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尽可能地来补充农村的不足。1、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物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都能引发内部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又是学习行为发生和维持的动力。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渴望能够探知未知世界的秘密。这种求知的欲望所产生的动力是十分巨大的。十几岁的初中生很具有可塑性,他们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他们理智性太差,自控能力太弱。很难对一定事物产生持久的注意力。所以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引导他们产生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我在教学中发现这一点,第一堂物理课特别重要,要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中体会到物理这门学科和对物理这个老师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小实验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感情。当然在平常的教学也要注重举生活实例和做实验的亲身观察和体验,体验科学的神奇和成功带给他们的喜悦。我们要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物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2、利用农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教学。农村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概念方面的教学资源。力的概念非常抽象,怎麽才能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呢?可以结合农村生活生产中的推、拉、提、压等常见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关于摩擦力的并不总是起阻碍作用的理解,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地面的摩擦力使人前进,手握笔等现象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学习浮力时,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在水中的石头比空气中轻,但是并不知道这是浮力的作用,可沉在水底的石头很难被抱起,这是因为它不受浮力的作用,仅受压力的作用。他们既能通过自己已有的经历来加深对浮力的理解认识,又能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问题;热学方面的,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的物态变化,“哈气成雾”、冰雪熔化、玻璃窗上的冰花等等,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物态变化方面的概念;关于蒸发,农村晾晒衣服,通常是把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并且要晾开来晒,有助于学生们对蒸发条件的理解;寒冷的冬天,人们用烤火或倒热开水来取暖是由于热传递,两手互相磨擦会感到热,这是做功来改变内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电的现象,如:在干燥的天气用梳子梳理头发时,常能看见头发随梳子飘起,有时还可听见劈啪声;冬天晚上脱毛衣时,可看见火光和听见劈啪声。这写亲身经历让放电的知识难以忘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是我们进行物理教学一种好方法。3、利用简单的物理实验仪器资源教学。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比如在研究物质时,空气这种物质比较特殊.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测气球质量的实验,根据灌注气体前后的重量不同,使得同学们理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它也有质量。电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摩擦起电的塑料笔有吸引小纸屑的现象,得知物体带电。对于惯性的理解,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见的农民们撒播种子和自己在运动场上打篮球来体会它的实际应用,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关于热的实验,我们也可以采用家庭的一些用具来进行探索:如可以通过夏天锅中的水蒸发,观察汽化现象;可以通过观察损毁的灯泡的观察来了解升华和凝华;还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冰的熔化和蜡烛的熔化与凝固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我们可以用学习中用的塑料尺来研究有趣的声学现象。可以用玻璃和蜡烛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用碗中放硬币再倒水来理解所成的虚象在硬币的上方;还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