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单位:影壁山小学课题学弈课时一课时授课教师申恒博科目语文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自主备课部分)(研磨修改)一、引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和学习重点。二、导入新课1、回顾以前学习的文言文,说说学习文言文的学法。2、引入课题。板书:学弈3、(课件出示)简介孟子和《孟子》一书,释题。三、朗读感悟1、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2、班内合探。合探一:结合注释,理解内容(1)学生汇报每句话的意思,小组成员可及时补充,其他组可提出不同意见。(2)教师相机指导:“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指导后,读好停顿。(3)教师重点指导“之”在不同句中的不同意思。之: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带着理解再读全文。(自由读-----齐读)合探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师:从文中内容不难看出,谁向谁学习下棋?(学生回答:二人向弈秋学习下棋。)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敬佩的语气读此句。师:“通国之善弈者也”用今天的话说,那得是金牌得主,上门求学的人一定很多,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结果怎样呢?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课件出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1)(课件出示图)请大家看图想象,这两个人在学下棋时神态怎样,会怎么想,怎么做?(2)同学们想用哪些词形容这两个人?(3)你能用朗读的方式对比出两个人的不同态度吗?(4)指名读-----范读------齐读。质疑:二人师出同门,结果却不一样,难道是第二个人不如第一个人聪明吗?从那句话看出?(1)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师生配合朗读。如果我是弈秋,我要召开一个“学弈”总结会,我想开导一下第二个人,想象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1)学生交流。(2)出示名言警句。四、小结全文,升华感情短短70几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再读课文)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通过“学弈”总结会,“三心二意者”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决定悔改,两个人都专心致志的学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按这个设想,为本文写一个续想。板书设计学弈《孟子﹒告子》专心致志者三心二意者弗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