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几点体会《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魅力和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这个逻辑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抽象的推理,而是与现实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现实出发。它从工业革命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开始,进而推断出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阶级;两大阶级对决的时候,工人阶级应该成立自己的政党,维护自己的利益。《宣言》发表至今,影响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我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通过学习《宣言》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近期,重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参加了研读的相关讨论,再次结合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了思考,有以下几点初浅体会。一、中国共产党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传,中国共产党现在哪还是共产党,是全民党、社会党了。《宣言》中曾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范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人阶级,其主要组成者是无产者;今天,绝大多数人仍然是工人阶级,但组成者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1军人、干部外,还包括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而无产者,反而是少数人,如果还一成不变的话,就成了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政党了。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段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我们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第1页共17页供了科学地理论依据。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党的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不应当简单地找本本上怎么说的,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说原则,这就是根本的原则;要说标准,这就是根本的标准。比如说,生产力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落后了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就工人阶级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2于新的生产力不断出现,原先所联系的生产力变得落后了。为了从整体上始终保持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应该随时相应地加以变动,不断地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转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应该有不断前进的意识。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当前的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处处体现出创新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二、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有人都认为我们国家是在搞资本主义。《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这些措施有剥夺地产,征收高额累进税,实行普遍义务劳动,消灭城乡差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利用这一基本原理,各国的共产党或社会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今天,成功的模式有三种,瑞典式、苏联式和中国式。瑞典式社会主义有别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他们取得政权,不是用暴力,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利用普选权作为工人阶3级新的武器”来获取政权的,在获得政权后,推行前述第2页共17页的治国措施,把瑞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