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音变训练主讲:游吉飞一、变调上声变调:上加非上变半上,上上相连变阳平1.上+非上半上+非上2.上+上阳平+上AAB(35-35-214)3.上+上+上BAA(21-35-214)“一”、“不”字的变调口诀:单念句末读原调一连非去变去声夹在词中要轻读去声前面变阳平二、轻声四声后面的轻声并不是一样的调阴平+轻声55+2度阳平+轻声35+3度上声+轻声21+4度去声+轻声51+1度有规律的轻声词:1.语气词“啊、呢、吧、吗”唱啊谁说呢说呀吃饭呢你好吗去吧2.助词美的画绿的叶好的跑地快快得很听着写过说吧好吗?他呢?走了3.名词和代词的后缀旗子拳头花儿尾巴什么我们你们咱们4.叠音名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奶奶姐姐伯伯妹妹爸爸娃娃.5.名词、代词后表示方位的语素词船上墙上桌上城里屋里里面左边右边6.作补语的的趋向动词进来出去抬起来趴下去7.量词“个”一个每个那个哪个这个几个8.夹在词语中的“一”、“不”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去不去买不买好不好三、儿化(一)原韵母不变,直接加上卷舌动作的1.前一音节末尾是a、o、e、ê、u小马儿山坡儿唱歌儿小街儿浆糊儿2.前一音节的韵母是i、ü小鸡儿红旗儿小鱼儿马驹儿(二)原韵母丢失韵尾,主要元音卷舌1.前一音节的韵尾是i、n(不包括in、ün)小孩儿土堆儿花篮儿没门儿2.前一音节的韵尾是ng时帮忙儿风筝儿鸟笼儿3.前一音节的韵母是in、ün灯芯儿鞋印儿合群儿花裙儿(三)前一音节的韵母是[-i]、[-i]后的铁丝儿石子儿没事儿树枝儿儿化的作用四、“啊”的音变1.a、o、e、ê、i、ü——呀(ya)2.u或ao——哇(wa)3.n——哪(na)4.ng——nga5.-i(前)——ra6.-i(后)——za朗读什么是朗读?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者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感情,从而达到朗读目的。朗读的技巧一、停顿:1.语法停顿省略号﹥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没有标点的地方:A.较长的主谓之间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B.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它们(猩猩)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C.较长的附加成分(修饰、限制语等)和中心语之间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D.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强调停顿二、连接例: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我又落下了一大段。三、重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1.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读重音;天热了。雨停了。人民大会堂十分雄伟壮丽。2.名词前面的定语一般比中心词读的稍重些;你们的教材领来了。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3.表性状或程度的状语一般也读得比中心词稍重些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他非常高兴。你快走吧,别迟到了。4.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比中心词读得稍重些。我来了三次才见到你。他普通话说的很流利。5.有些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也要重读;谁来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小马是从这条小路来的。6.句子里的宾语(包括前置宾语)一般也得重读一些。打球喝水读报讨论问题请你把衣服给我拿来。小王把桌凳修好后,又去修门窗了。四、语调高升调低降调平直调曲折调你会讲俄语吗?全体起立!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他真是个好同志!他应该做认真的检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什么,他来了?你有钱,你有权,你厉害,咱惹不起你!五、语速快速、中速、慢速——内容和情节开头中速,停顿适当,到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当安排徐疾的变化,最后结尾处应当慢下来。1.与情绪有关2.气氛有关3.年龄、性格有关朗读短文的要求1.发音准确清晰,避免漏字、添字、错字的现象;2.避免声、韵母缺陷;3.避免语调偏误;4.避免停连不当;如:“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5.避免不流畅;6.语速恰当;7.朗读考查的主要是语音的规范程度,朗读时必须做到不能拿腔拿调,矫揉造作,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