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情景·活动”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姓名:刘昱通讯地址:冷水江市冷办中心学校联系方式:15173851658摘要:2012年版《小学英语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要让小学生怀着对英语的兴趣参加到课堂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兴趣得到保持,而设计活动,就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情景,特别是符合小学生生活经历的情景,使活动生活化。小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其兴趣会更加浓厚,浓厚的兴趣反过来又刺激他们更主动地参加英语学习活动。关键词:兴趣、情景、活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2012年版《小学英语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然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为前提,让小学生怀着对英语的兴趣参加到课堂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兴趣得到保持,因此要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而设计活动,必须要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让学生感受语言语用的环境,营造语言学习氛围,创设情景使课堂中的各种活动有了依托,使英语活动生活化、趣味化、真实化。创设情景可以使小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角色,并通过在情景活动中的内心体验来感受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兴趣,情景,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相辅相成,互生互长的。这三种教学方法能共同帮助教师运用教学手段、教学道具辅导学生学好英语,说好英语,用好英语。让学生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发展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主动地、或者无意识的使用学习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能用英语传递信息和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交际,锻炼各种能力。使学生愈发地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际中是如何把兴趣、情景、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一、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我国古代哲学历史上,孟轲、朱熹等人强调知行统一,孔子、墨翟等人提倡“听言观行”、“习而行之”的观点,张载等人提出“知与行内外之和”、“就事求理”的理论。尽管他们的观点及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提出了一个知与行的问题。古人的理论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为学生提供“力行”的机会。通过“行”去获取“知”,也就是说,1要给学生提供各种“行”的活动,以“行”获“知”,让学生能知行统一,从行为动作当中感受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如在教学新版湘少版三年级下册Unit10、Isheafarmer?这一课时,我设计了猜职业、演职业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习,快乐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我通过让学生猜职业的活动引入新课,再通过演职业进行本课新授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巩固练习,如:我模仿课文当中要学习的六种职业的典型动作:teacher/farmer/postman/nurse/doctor/driver.让学生通过我的行动来猜是什么职业,引出并学习本课新授单词。再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在这个活动中演职业,猜职业,在充分活跃的互动中,充分运用和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Isheafarmer?Yes,heis/No,heisn’t.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创设了这堂课的语言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节课正是让学生从活动中激发兴趣,又在兴趣的带动下更好的进行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进而学会、掌握本课知识,在活动中创设情景,达到发展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学生通过把行为动作和语言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式,建立行为动作与语言的联系,达到知行统一,学生自然也就兴趣盎然,知识便能融会贯通。二、在情境中开展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而且,人的活动水平与人的发展水平相关,人的活动质量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而人最基本最深刻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现实活动。人之所以要活动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