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4月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总第16课时班级:小组名:学生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3.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原因【导入新课】郑和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远洋航行呢?他一共去了几次?具体的路线又是怎样的?他都到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欢迎他吗?【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㈠.郑和下西洋1.背景:前期,我国是的国家。2.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3.时间:年,派率27000多人下西洋,年---年,先后次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4.航线:——和(最远到达)5.影响:郑和下西洋比的远航早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的伟大航海家,郑和远航促进了和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各国的。㈡.戚继光抗倭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2.抗倭:组建“”,,英勇善战。3.线路: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荡平了浙江的。接着又率部进入、,与当地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4.作用:平息了的倭患。㈢.葡萄牙摄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从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年,殖民者以租借的名义,骗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2.明政府在澳门设置,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二、〖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观点,小组间展示点评,拓展提升能力)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1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4月三、〖巩固提升〗知识网络梳理见右图我国航海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亚非经济大交流,友好关系长又长。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战斗是名将,英勇善战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浙江。四、〖达标检测〗1.下列促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①明成祖时国力强盛,府库充实②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③皇帝的支持④联合东南亚其他国家,抵抗倭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2.下列杰出历史人物中,属于明代民族英雄的是()。A.岳飞B.文天祥C.郭守敬D.戚继光3.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葡萄牙D.西班牙4、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甘薯B.瓷器C.玉米D.马铃薯6、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材料二(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3)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2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编制:毛明学审核:王昌志使用日期:2013年4月【教(学)后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