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城关初中蔡家国学习目标1.了解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理位置、修建者、作用.2.知道编钟问世的时间、地点及其意义。3、通过都江堰和编钟去感悟先民的智慧和创造.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本P54~57页的内容,划出重点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起什么作用?该水利工程带来哪些效益?2.说说编钟的用途及神奇特点.讨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都江堰是个造福千秋的工程,你觉得李冰身上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李冰是一个为国为民、充满智慧的人,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作者:岑参yù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建造者:3、地点:秦国李冰父子2、时间:战国时期蜀郡岷江流域玉垒山岷江成都平原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建造者:3、地点:秦国李冰父子2、时间:战国时期蜀郡岷江流域4、修建原因:排涝防旱5、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分水鱼嘴:使江水分流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灌溉(1)、结构和运作原理(3)、治水特点:经验:(2)、重在疏导“深淘滩,低作堰”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成岷江玉垒山成都平原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李冰父子雕像维护都江堰“三字经”岷江分水鱼嘴外江内江C宝瓶口玉垒山都江堰平面示意图飞沙堰宝瓶口示意图内江玉垒山宝瓶口1.宝瓶口起什么作用?引水灌溉成都平原分水鱼嘴示意图岷江外江内江分水鱼嘴宝瓶口玉垒山2.分水鱼嘴起什么作用?使岷江水分流飞沙堰3.飞沙堰起什么作用?飞沙堰外江内江瓶口宝玉垒山分水鱼嘴岷江泄洪排沙建造都江堰的意义(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2)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设计巧妙科学,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3)修建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治水和管水的方法,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4)也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神奇的编钟1、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据你所知,钟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呢?报时、报警乐器铜钟神奇的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2、编钟的构成、艺术魅力和意义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67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曾侯乙”得名。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手顶托。佩剑铜人身着长袍,腰部束带,面容肃穆,立于铜质雕花圆形跗座上,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也加强了整套编钟的隆重地位。合理的金属成份配比和规范的外形尺寸,以及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编钟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音响效果,创造了“楚声韶乐”的曾侯乙编钟实在是一件稀世之宝。曾侯乙编钟岷江流域都江堰,战国时期秦修建,灌溉分洪经考验,李冰父子美名传。战国编钟曾侯乙,湖北随州出土现,气势磅礴音域宽,辉煌成就世界羡。课堂小结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父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2.地理位置---四川西部岷江中游3.修建的原因:玉垒山阻碍岷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4.都江堰的结构---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5.作用---灌溉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世称”天府之国”.二.神奇的编钟1.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周朝贵族祭祀宴会时使用的打击乐器.一钟双音.2.什么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