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能告诉我们人类什么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次第开放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次第开放布谷鸟也来了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及影响物候的因素。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3、理清说明的顺序。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检查预习读准啦.销声匿迹:载途连翘翩然:衰草连天孕育:周而复始:zàiqiáoshuāinìyùnpiānfù比喻酝酿着新事物。动作轻快的样子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只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簌簌sù词语解释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销:消失。匿:隐藏。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zài)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遍地是衰草。风雪满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绕一圈。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次第:一个挨一个地。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说明的对象2、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与物候学”?用了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改后是专业术语,没有吸引力。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夏夏秋秋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物候。摹状貌冬冬春春第2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传语—耕地桃花—暗示—种谷子布谷鸟—唱歌举例子、引用三个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第3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作诠释、下定义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第4、5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北京1962年1961年1960年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第6—10段说明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夏热南北温度差别不大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现代三月的长城古代三月的长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第11-12段说明的是什么内容?由主到次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技巧。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描述物候现象描述物候现象阐述研究意义阐述研究意义作出科学解释作出科学解释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影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