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大同二中姜学平[知识目标]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能力目标]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渗透教育]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一、课前热身播放歌曲视频——周杰伦《听妈妈的话》。二、故事导入有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她生命的终结。”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最深情的呼唤。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圣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三、了解作者多媒体显示: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师强调《飞鸟集》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四、一读感知1、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流畅;2、概括内容:这首散文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五、二读品味1、品味诵读(1)你认为要读好这首散文诗,在情感和语气方面有何要求?(2)师范读。2、品味人物(师要注意品味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板书明确:孩子:天真、活泼、顽皮、会撒娇、爱妈妈妈妈: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有智慧3、品味语言(1)比较语言(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变换语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变换标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2)师小结我们通过变换语序和标点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本文的语言甚至标点都有精妙之处,完美得令人无法改动。其实我们在分析外国作品时,语言往往并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这是因为中外语言存在着差异以及翻译者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那么这篇作品为何读来却如此亲切、如此温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并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本文的中文译者——郑振铎先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而且同时还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他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所以由他翻译的这篇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可以说达到了尽善尽美。不仅如此,泰戈尔的许多作品都是由郑振铎首译到中国来的。那么泰戈尔的作品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郑振铎功不可没。如果在座的哪位同学今后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学好我们的母语——汉语,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像郑振铎一样的优秀翻译家。六、三读质疑(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1、孩子找不到了,妈妈怎么还能安心读书做祷告呢?2、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小组讨论、发言并明确)七、四读体会1、介绍写作背景,加深体会多媒体显示:写作背景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处处可见具有宗教意义的事物,时时洋溢着具有宗教意义的爱。所以尽管泰戈尔在写作这首散文诗时正是个人最不幸的时期,妻子去世,一双儿女夭亡,但他仍能写出这样富有童趣富有母爱的诗,来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的爱。2、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八、写作训练以“我要变成”的句式写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妈妈。生练习、发言,师生共评。九、课堂小结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其实,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语言来表达的。佛说一花一世界,那一朵美丽的金色花,悄悄地绽放,淡淡的芳香,小小的投影,便是对爱的最完美的诠释。十、板书设计孩子:天真、活泼、顽皮、会撒娇、爱妈妈;妈妈: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有智慧。十一、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默写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