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举例教学法英德市沙口第二中学钟欢欢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重点的词汇、短语或者是句型。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呢?这时,老师往往会选择举例教学法趁热打铁地让学生理解这些重点词汇、短语或者句型,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不太重视举例的内容选择,例子多数是选自现成的教参书或词典,这样不但显得刻板晦涩,而且难以活跃课堂气氛。我认为,教学课程中的举例是一门艺术,因为恰到好处的举例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下面就如何恰当举例,浅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一、关注新闻时事,与时俱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所任教的学校地处粤北山区,信息闭塞,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获得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材和课堂上的语言实践。在例句中结合时事要闻,能让学生在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同时开扩视野。仁爱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4有一个重点短语breakout(爆发、发生)。我在教授这一课时,恰好是海口发生水灾的第二天,于是我就用这个时事来举例:ThefloodbrokeoutinHaikouyesterday.虽然flood对他们来说是生词,但是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已经知道海口发生水灾这一事件,因此学生马上明白了例句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记住了breakout这一短语的用法。在这堂课的测标阶段,我出示了一道填空题:TheearthquakeinWenchuanin2008.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地给出答案。恰当的例句,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重点词汇、短语,而且推衍出了新的词汇,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枕,一举三得。二、从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英语举例教学中可从情感效应着手,挖掘学生的兴趣话题,贴切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仁爱版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5Topic1SectionC中有一篇文章讲到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有一个重点短语:comeintobeing.于是我在举例的时候就利用学生最熟悉的事物——沙口第二中学:ShakouNo.2JuniorHighSchoolcameintobeingin1990andhadahistoryofover20years.学生在掌握了comeintobeing的同时了解了学校的历史。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男女之情比较敏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举例。有一组单词:accept&receive意思相近,但是又有区别。学生都看过电影《音乐之声》我把其中一个情景搬出来举例:Mr.VonTrappaskedAlicetomarryhim,andsheaccepted.ThenAlicereceivedadiamondringfromhim.学生一听到marryhim便哄堂大笑,但是笑过之后他们能从例句中很清楚地区分accept和receive的用法。恰当的例子就是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无须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能明白老师所讲。三、适时引用一些英语谚语或谜语,增添课堂趣味。众所周知,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寓意深刻,表达隽永。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英语谚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仁爱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个短语:inneed.我就引用了谚语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情).“too….to….”这种结构的句型在考试中出现率非常高,而我就用一句谚语让学生记住它的用法:Itisnevertoooldtolearn.(为学不怕年高)。学习完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后,我们可以用以下的谚语来举例: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辨);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heolder,thewiser.(姜是老的辣);Timetamesthestrongestgrief.(时间能缓和极度的悲痛)。利用谚语、谜语进行举例教学,可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热情、拓展学生社会视野、掌握课堂重点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在学完十二个月份之后,我出了一道谜语给学生猜:Whatmonthdosoldiershate?(March).很多同学绞尽脑汁都猜不出答案。最后我公布答案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并且要求老师要多出一些英语谜语给他们猜。用这样简单的谜面作为教学示例,学生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就变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