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实录师:(课前播放音乐《往事如昔》,配以歌词)什么时候接到通知要上这节课的?生1:二十多天了。师:想过上课的老师是怎样的?生2:想过。是和蔼、慈祥的老师。师:怎样才算是慈祥的?生2:面带微笑。师:老师一直要面带微笑吗?生2:也可以严肃。师:这里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生3:有很多老师看着。师:不要紧张,来,拉拉手。你的感觉怎样?生4:不紧张。师:很好,很洒脱。与爸爸关系特别好的同学有没有?生:有。师:都是女生啊。请这位女生说说。生5:我和爸爸关系很好,经常和他说说话。师:男生与爸爸关系不是特别好?哪里不好?生6:接触时间少。师:总有接触的时间。生6:我爸爸经常唠叨,说大道理。师:有没有觉得爸爸说话幼稚?生6:没有。师:老师给大家看一幅漫画《父与子》。你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学生,请你说说右边这幅漫画故事的内容。生7:儿子作业没有做好,回家后,爸爸看儿子很辛苦,就帮他做作业。师:第二幅画里有几个字可能看不太清楚,是“父亲签名”。请后排的同学说说,他们在干嘛?你看到了吗?那小孩在学校里怎样?你们都是好孩子,可能没经历过,看不懂。有没有老师援助一下?看不清楚?听课老师:儿子作业错了,回家后骗父亲,让父亲签了很多名,顺便把试卷也签了。师:左边的漫画呢?生8:两个小孩吵架,他们的父亲来帮忙,结果小孩和好了,大人却还在吵。师:你觉得父亲怎样?生9:父亲太不负责任了。应该了解矛盾,及时处理。师:你太理性了。你们喜欢这样的父亲吗?什么叫漫画?漫画就是把生活中的某些内容加以夸张。看了这些漫画,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如何,我的感受是想哭。我觉得,父亲常常会干些很傻的事,但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长大,成熟。好,现在开始上课。今天的课是——生:《背影》。师:再大声一点。生:《背影》。师:(出示课件)请后面这位同学读一下这段文字。生10:(读)“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惊惶悲戚的神情,我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生11:(读)“2008年6月21日--父亲节那天,‘百度’随意搜索到28700个中国网站或博客转载了朱自清的《背影》,把它作为对父亲最好的感谢和祝福,共有几十万人回了帖子。有个‘雪帘栊’的网友说:‘今天是父亲节,友人在空间转发了朱自清的《背影》,我不敢看,也用不着看了。每看一次,感触就多出几分。许是经历生死离别后,再看才有了切实的痛感。’谨以朱自清的《背影》,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师:最后一句读得特别好。知道为什么请你们吗?因为你们两个离我最远,即使你们离我千山万水,我也会与你们在一起。我知道你们已经读过这篇文章,请你们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以后的感受。生12:这篇文章特别朴实,表达了父亲深深的爱。生13:文章没写父亲的外表,而是写了背影,表达了父亲的爱。师:老师指出一点,“背影”也是外表。生14:从很小的一件事……师:什么小事?生:买橘子的事,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师:我特别欣赏这位同学的感触。请语文课代表来读,有感情地朗读。生15:(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师:别紧张。几个动词读得特别好。(出示:这是一个_____的背影,我是从_________(词句)看出来的。)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你从哪个词、哪句话里看出来。请用一句话表述。谁先来说?好。生16:我从“蹒跚”这个词看出来,他是个慈祥的父亲。师:为什么“蹒跚”?生17:他身体很胖,为了让儿子吃到橘子,好不容易爬过月台。师:老师觉得你很厉害,能结合“肥胖”等词,综合起来看。生18:我觉得父亲非常爱自己儿子。我是从“努力”这个词看出来的。师:别人说过的最好不要说。生19:我从“肥胖”这个词,看出这是一个充满“亲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