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读“吃、忘、井、村”等13个生字,会写“吃、叫、主、江”等7个生字。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的,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感悟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的,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的,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设疑,谈话导入1.出示文中所提到的石碑图片,学生读石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预设:(1)“吃水”是什么意思?“挖井人”是谁?毛主席是谁?(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什么“时刻想念毛主席”?3、师:这些问题都与一口井有关。同学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4、导入: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这块石碑所在的地方,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三、检查自学情况1.小组内抽读生字。要认识的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江住没以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1)认识新偏旁“心”“广”。(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开火车认读。(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4.读课文解疑。(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四、指导书写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2.重点指导:吃、没、以。(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4.学生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搜集关于毛主席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及它们的朋友打个招呼,你们愿意吗?2.认读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江住没以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4.用“不忘”练习说话。5.过渡:同学们真棒,希望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更加出色。二、简介人物1.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2.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3.教师补充介绍。(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三、回顾课文,质疑问难1.带着问题再次读课文:“挖井人”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3.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四、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1)“很远”说明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