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数学课我喜欢璜尖中心小学五年级徐航秀学习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之后,老师就引领我们进入“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这节课的新知学习过程我既觉得轻松,又感到快乐。开课伊始,老师先和我们大家一起复习了上课时所学的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然后就直接进入课题“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老师设疑,让我们自学课本第34页的内容并要求把叙述这一概念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让我们齐读这句话。“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总面积.那么怎样求出这6个面的总面积呢?又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呢?”老师问。“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有信心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进行分组探讨。”随着老师一连串的设疑把我们带入了探究学习的情境。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三组相对面涂上不同颜色的长方体硬纸盒分给我们每个学习小组一个。让我们进行操作测量、记录数据、讨论探究。我们兴趣很高,人人跃跃欲试,小组长给我们每个人分了工,有的测量,有的记录,还有的做督察员,观察测量操作是否正确,查看记录是否清楚。我们先依次量出长、宽和高的长度。然后合作探究计算表面积的方法,开始我们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把三组相对的面一一求出,再加起来得表面积,经过几次计算与探讨交流,我们又发现相交与一条棱的三个面面积的和正好是6个面总面积的一半。于是我们又掌握了另一种计算方法。然后经过全班几个小组的互相交流,我们达成共识: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两种不同方法:①长×宽×2+长×高×2+宽×高×2;②(长×宽+长×高+宽×高)×2.这些知识在各小组汇报展示时,都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接着老师还要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哪种更为优化。我们经过比较,交流,最后一致认为方法②更为优化,因为它便于记忆,计算简便。在本课小结时,老师表扬我们是好样的,说我们已学会了自主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节课我觉得很轻松愉快,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喜欢这样靠我们学生自己探究、交流获取新知的数学课。指导教师:汪双喜2014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