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A、转录B、翻译回顾: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转录转录翻译翻译DNADNARNARNA蛋白质蛋白质n个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核糖核苷酸排列序列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序列转录:以DNA为模版,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四种游离的NTP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RNA翻译(Translation),即蛋白质生的合成:即把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过程。新内容: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三类RNA及核糖体1.rRNA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工厂”核糖体结构组成核糖体的基本功能结合mRNA,在mRNA上选择适当的区域开始翻译密码子(mRNA)和反密码子(tRNA)的正确配对肽键的形成存在核糖体可游离存在,真核中,也可同内质网结合,形成粗糙的内质网。原核中,与mRNA形成串状——多核糖体•2.tRNA结合氨基酸:一种氨基酸有几种tRNA携带,结合需要ATP供能。反密码子:每种tRNA的反密码子,决定了所带氨基酸能准确的在mRNA上对号入座。反密码子与mRNA的第三个核苷酸配对时,不严格遵从碱基配对原则•3.mRNA携带着DNA的遗传信息,是多肽链的合成模板在原核细胞内,存在时间短,在转录的同时翻译在真核细胞内,较稳定•蛋白质合成时,mRNA结合于核糖体上,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配对,ATP供能,合成蛋白质。进位核糖体移位肽链的形成※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是基因结构蛋白细胞结构生物性状酶或激素细胞代谢生物性状蛋白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总之: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白化病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行为人的白化病人的白化病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异常控制酶形成的基因正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酪氨酸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表现正常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提示: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应?酶与基因的关系是怎样的?酶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假设: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影响。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性状=基因+外界环境▲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典例1】分析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F是_________,G是_________。(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共有______种。F与H的关系是______。(3)图中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__。决定F结构多样性的是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4)通常情况下,1个H中含有_________个F,1个F中含有_________个E,1个E中含有_______个D。(5)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_________传递给后代,实际上就是通过_______的排列顺序来传递__________。【典例2】如图表示DNA(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分析回答:(1)图中标出的碱基符号,包括了_______种核苷酸。(2)DNA双链中,_____链为转录链;密码子存在于_____链上。(只写标号)(3)胰岛素共含有51个氨基酸,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上至少含有_____个脱氧核苷酸。(4)关于②③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DNA复制过程b.表示DNA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