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学习心得关于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学习体会建筑业“营改增”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如何面对“营改增”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紧锣密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将搜集的有关“营改增”资料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下。一、企业税负的变化在建筑业营改增后,最先涉及的税负的计算方式变化,主要由过去的价内税征收改为价外税进行征收。价内税是指营业收入(发票数)包含税费;价外税是指营业收入(发票数)/(1+税率)*税率。举例说明。工程毛利率10%,假设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900万元,材料费55%,人工成本30%(专业分包考虑10%),机械使用费5%,其他费用10%。建筑业过去的税负计算方式。税负=营业收入*税率(3%)/营业收入,营业税=发票收入*税率=1000万元*3%=30万元,税负=30万元/1000万元=3%。营改增后税负计算方式:税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收入额销项税=发票收入/(1+11%)*11%=1000万元/(1+11%)*11%=99.1万元人工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不能抵扣,专业分包假设也按11%进行营改增,进项税=材料+机械+分包=900*(55%+5%)/(1+17%)*17%+900*10%/(1+11%)*11%=78.46万元+8.92万元=87.38万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99.1-87.38=11.72万元税负=应缴增值税/不含税收入额=11.72/{1000/(1+11%)}=1.3%通过计算,建筑业企业的税负有所下降,实现了国家对企业减负的经济要求,但实际情况是建筑企业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难度大,很多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如材料小规模纳税人的3%进项税、机械租赁费11%,折旧费等等情况不能取得17%的进项税,造成实际税负加大。钢结构工程公司因其特殊性有加工制作钢构件并安装等建筑业务,增值税的税率包含不同税率分别为17%和11%,如不能第1页共6页很好的管理并区分好各自业务,更增大了税负。二、利润计算方式的变化在建筑业营改增后,利润的计算方式也发生变化。营改增前利润=营业收入-成本-相关税费营改增后利润=不含税营业收入-成本(认证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扣除税费)-相关税费举例说明。工程毛利率10%,假设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900万元,材料费55%,人工成本30%(专业分包考虑10%),机械使用费5%,其他费用10%。(1)营改增前利润=营业收入-成本-相关税费营改增前利润=1000-900-(1000*3%)=70万元(2)营改增后,因人工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不能抵扣,专业分包假设也按11%进行营改增。营改增后利润=不含税营业收入-成本(认证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扣除税费)-相关税费不含税收入=1000/(1+11%)=900.9万元材料成本=900*55%/(1+17%)=423.08万元人工成本=900*10%/(1+11%)+900*20%=261.08万元机械费=900*5%/(1+17%)=38.46万元其他费用=900*10%=90万元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99.1-87.38=11.72万元营改增后利润=900.9-423.08-261.08-38.46-90-11.72=76.56万元通过上述公式看以看出,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公司能取得可以认证的税率为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多少。依采购材料为例: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为3%,采购1000元的材料,营改增前两种方式无区别,入账成本都是1000元;营改增后两种采购方式对成本的变化为:一般纳税人17%的入账成本=1000/(1+17%)=854.7元,进项税=145.3元小规模纳税人3%的入账成本=1000/(1+3%)=970.87元,进项税=29.13元入账成本变化为116.17元,税负变化为116.17元,对利润的影响为232.34元。相当于采购税率3%的材料款仅需要花费753.28元,和采购税率为17%的材料1000元的成本和税负才相符。公式={17%采购价*(1-17%)/(1+17%)}*{(1+3%)/(1-第2页共6页3%)}钢结构工程公司因其历史原因,折旧费及场地租赁费都过大,而这一部分又没有进项税可抵扣,需要我们从每一项工程的细节入手,算好每一笔账,切实为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效益做好本职工作。三、对建筑业招投标影响1、对招标概预算编制的影响营改增后,预计《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等部分内容将进行修订,建设单位或者项目分包招标概预算编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相应的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将按新标准执行,对外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