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学习心得为了帮助全体人员尽快学习掌握资产管理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转换角色,使人员早日进入状态,中心于2011年4月6日举办了资产管理业务培训,利用三天半的时间对员工进行脱产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工作职责,清晰了工作思路,使我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其构成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国资局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部门改为由财政分散型管理,这对管好、用好资产,提高使用效率、加强监督、杜绝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是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职责由多个部门分别行使,出资人统一代表不明确,管人、管事、管资产相脱节,影响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二是管理手段落后,效能不高。行政手段仍然主导,与市场调节机制之间尚未形成有机结合,资产使用的职责机制、监督机制和效绩评价机制缺乏,许多该处置的资产得不到及时处置。受部门利益的驱动各单位不断向财政要钱投资兴建或购置资产,造成资产的低效使用,影响资产管理效能,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效率。三是资产配置不当,浪费严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主要属第1页共11页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计盈亏,长期以来使用单位只重视占有、使用和处置资产,却忽视了资产与财务的统一管理。资产的购建预算掌握在各单位手中,造成资产实际占用权、处置权等全部落在各个占用单位,不能使资产合理配置,形成严重浪费。四是产权管理不严,资产流失。部分资产不能进行评估,无法入账,形成产权证外资产。对于已经报废和已作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地进行调账,造成账外资产数量巨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与“空位”并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长期被外单位占用、资产流失等。五是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存量资产的管理,而对资产形成这样一个重要环节缺少有效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建设,滞后于资产质量、数量、结构的变化。有的资产配备办法和标准已沿用多年,有的资产尚无有效的管理办法,没有根据改革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要求,适时建立和完善法规、规章,造成资产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不完善。它影响到资产的有效监管、合理配置,造成使用效能不高,浪费和流失严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二篇:固定资产管理学习心得固定资产管理学习心得固定资产占据着一个单位资产价值总额中的绝大部份,它是一个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学习明确了工作职责,清晰了工作思路,使我对国有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剖析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的管理现状,并提出科学化对策。一、剖析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形式有:“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等。当前的问题有:(1)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客观上形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主观上第2页共11页重投入轻管理,使得固定资产清理盘点流于形式,对已报废、废弃或被盗丢失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致使难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2、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