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知识宣传2014917VIP免费

地震知识宣传2014917_第1页
1/10
地震知识宣传2014917_第2页
2/10
地震知识宣传2014917_第3页
3/10
防震知识宣传一、基本常识1、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2、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图片资料)3、地震的烈度与人的感觉、破坏程度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画图)——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二、和家人一起做好日常的防震准备1.提醒大人:(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家具物品至关重要。(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清理家里的危险品:——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易腐蚀的化学物品:硫酸、盐酸等;——有毒物品:杀虫剂等。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防撞击,防破碎;——防翻倒,防泄漏;——防燃烧,防爆炸。2.小贴士:(1)枕头和坐垫的妙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2)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剐破;——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地震往往突如其来,震时应急,好多事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或困难的环境下做完,如紧急避险、撤离、疏散、联络,等等。所以,必要的家庭、学校防震演练很重要。——练习“瞬间紧急避险”——紧急撤离与疏散演练——约定好家人震后怎样团聚1.地震的前兆(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2)动物行为异常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3)地声与地光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房屋倒塌。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三.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开间小的屋子、结实的家具旁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炕沿下或低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震知识宣传20149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