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本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新的需要为奋斗目标,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维护护理工作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提高护理水平,加快护理事业发展,使护理工作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进行校企合作,促进技工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二.专业名称及编码1.专业名称:护理2.专业编码:0515-4三.入学要求、学制、层次1.入学要求: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2.学制:三年3.培养层次:中级工四.培养目标护理专业是医学专业中比价实用的专业类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的科学知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操作。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全国的医院或社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系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人文社会科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满足卫生服务人才需求,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五.职业能力描述1.专业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以下专业能力:(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护理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全面、安全、系统的整体护理。(2)具备常见病的防治和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监护技能。(3)熟悉有关医药卫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4)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根据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2)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能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4)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适应环境;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5)具有有一定的自信心、自主性,能较好的控制自我行为。3.方法能力(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4.职业领域及主要岗位各级各类综合医疗机构、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院、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康复中心、老年福利院、卫生防疫站等行业,从事护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孤残儿童护理员等工作。5.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员、保育员、孤残儿童护理员六.课程体系设置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经过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和分析,顺应当前地方性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本着“突出护理理论和实践课”的原则,满足今后学生就业方向,以护理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技能点及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依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终确定了三年制的技工护理专业,所需要的课程,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此课程设置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今后护理发展的趋势。2.课程结构总体框架描述护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德育、英语、语文;专业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营养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婴幼儿护理学、急救护理学、中医康复学、预防医学。3.护理专业课程大纲(1)公共基础课课程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课时体育(1)增强体育,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