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多媒体的引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和谐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多元化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只要我们能够以创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多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最佳“学”的效果。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谐教学什么是和谐的语文教学呢?我认为,所谓的和谐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友好和睦的氛围之下,采用多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老师轻松地传授知识,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师生协力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像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和谐语文教学。和谐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师生教与学配合的和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根据语文和谐教学的这些要求和特点,把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中来,能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创设出的情境中观察、阅读、质疑、思考、探究,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和谐语文教学呢?本文就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自己还不成熟的尝试与探索。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起他们阅读的欲望,阅读教学才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多媒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辅助课件,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上课后,先播放雪花儿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动态画面。那飘洒的舞姿,银装素裹的世界,动人心弦的乐声和老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连串丰富生动的情境之中。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自己会怎么玩。交流完内心的想法后,再点击画面,出现文中的几种小动物。“小动物们在雪地里会玩些什么呢?”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学习目标中。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凡是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容易理解和记忆。而语文教学,不外乎字、词、句、篇。面对着方块字,和书中为数不多的插图,还处于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很快就容易乏味,这常常从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易做小动作,知识接受较慢等方面表现出来。但如果让他们看一部动画片,他们都能够全神贯注,甚至一动也不动。而且看完后对动画片内容也是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所以,我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集图象、动画、声音、文字为一身,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去观察、阅读、质疑、思考、探究,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动物过冬》一课时,作这样的设计:先出示教材中春季情景,画面中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树林里到处生机勃勃。接着播放深秋黄叶满地,枯枝风中摆动作响的场面,配以“小树”的声音:“冬天快来了,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呢?”以动画形式显现情境,随后演示课题,引入学习目标中,深深吸引住学生,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三、使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些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仅靠学生品读字词和语句,虽然能够对词语、句子有所理解,但很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比起亲眼所见的栩栩如生画面展现,效果更是稍逊一筹。多媒体的介入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把文本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首首美妙的音乐,把课文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建典型场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陌生遥远的事物推到学生面前,激发情感的同时,教材语言也有了一定的感染性。如学生对革命时期恶劣的生活环境了解太少,在讲《金色的鱼钩》前播放了一段红军战士顶风冒雪过雪山的场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