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会读书的习惯,收获爱读书的性格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他的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以为语文素养是人文情怀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缺一不是,缺一不可。培养语文素养,要从培养语文习惯做起。语文习惯不仅仅是怎样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也包括如何享受语文的品性习惯。两者同样缺一不可。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有一段话十分精彩:“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这段话讲了自己由只关注人文性到既关注人文性也关注语文性。其实这就是高境界的语文习惯。真正的语文美,是文质兼美,是情感与美感结伴而行。学语文要引导学生感知语文之美,从而感悟人文之美;又从品味人文之美进而领悟语文之美。这样才是会学语文,学好了语文。会读书的习惯,包括这些习惯:边读边思──深读、联系上下文──细读、抓住关键──精读、咬文嚼字──品读、化文字为画面──赏读、领悟语义──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