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雕塑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更是责任重大,它肩负着学生的启蒙教育。儿童从入学开始,良好的班集体对于培养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全班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一、以身示范,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形象的树立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少年儿童好模仿、易受暗示。尤其是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学校生活一直是他们向往的,是神圣而又美好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由于班主任的表率作用能为学生提供言行规范的物化模式,因此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说话从不带脏字,言而有信。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自己决不穿奇装异服;要求学生不迟到、守纪律,我首先做到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带头劳动,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不让学生做的,自己决不去做。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由于自己能到以身示范,学生在模仿的同时提高了道德认识,二、抓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担负着“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的重任,应该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良好习惯的形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优化。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上好开学第一课。为了使新生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使班级管理较快地走上正轨,我特别注意上好开学第一课。一开学,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告诉他们学校的纪律是什么,如:上课不能迟到,一打铃就要安静坐好,课前应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应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等要求,并教给他们守纪律儿歌,使他们在有趣的儿歌中受到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为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我逐条逐项进行讲解,并教他们怎样做,如:“上课专心听讲”就是要做到手脑、耳并用;“不迟到”首先要牢记正确的作息时间,然后按要求时间准时进班上课……由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因而学生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使班级工作顺利走上了正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行为养成,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并分项由专人负责,做好记录,及时公布情况。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3、注入竞争机制,促进行为养成。根据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每学期我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有“优胜小组”、“大苹果”、“小五星”等。每月评选一次,谁的“大苹果”、“小五星”最多,就是班级明星,可以奖一本本子。下个月评选时,谁的进步大,还可以得“进步奖”。由于采取了不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在竞争中得到培养,在竞争中得到巩固,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自尊意识增强了,但由于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养成了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忌妒心强,没有责任心的缺点,尤其是缺乏合作意识,集体观念非常淡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它更需要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一枝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我在班里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