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人文与社会基础(地理部分)选择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火龙果是一种热带水果,每天光照12个小时以上利于开花、结果。近年来,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大规模引进种植火龙果,但由于冬半年光照时间不够,需要在每株火龙果顶部安装一盏灯,每天日落后开灯照明补光2-4小时。据此完成1~2题。1.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农民给火龙果补光的时间段一般为A.春分日~秋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B.夏至日~冬至日(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C.秋分日~次年春分日(9月23日前后~次年3月21日前后)D.冬至日~次年夏至日(12月22日前后~次年6月22日前后)2.火龙果种植中,应用补光技术主要是为了A.减少资金投入B.实现错峰上市C.增强抗旱能力D.降低能源消耗2020年6月以来,安徽沿江地区进入梅雨期。图1为安徽沿江平原某城市6月16日至27日降水等级预报图。据此完成3~4题。第3~4题图3.6月16日至27日,该城市出现长时间降水是因为A.受高压控制B.受反气旋影响C.锋面活动频繁D.台风登陆过境4.梅雨期间,安徽沿江平原地区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滑坡C.地震D.火山喷发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山体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块阻塞了牛栏江干流河道,形成了库容2.6亿立方米的堰塞湖。为“化危为利,变害为宝”,科研人员提出利用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将堰塞湖改造成大型综合水利枢纽的设想。历经近6年的科学综合整治,设计施工人员攻克了七大技术难题,成功建成了世界首例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2019年12月19日,堰塞湖整治工程顺利下闸蓄水,2020年6月首台机组顺利投产发电。据此完成25~6题。5.山体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块进入河中形成堰塞体,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下渗D.蒸发6.若在此修建同等规模的常规水利枢纽工程,与之相比,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A.发电量更大B.防洪效益较小C.土石方量较大D.科技含量更高沙嘴是指延伸到水域中的狭长陆地,是一种特殊的堆积地貌。图2所示的库尔斯沙嘴是伸向欧洲北部波罗的海的狭长沙丘半岛,长98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仅为400米,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由于这里二直受到海风、潮汐等自然力量的威胁,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人通过不断的造林固沙工程与之进行搏斗,使沙嘴得以保存,人类遗址得以留存。据此完成7~8题。第7~8题图7.塑造库尔斯沙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海水堆积C.流水侵蚀D.冰川堆积8.为保护库尔斯沙嘴,当地居民在沙嘴营造的森林最可能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砚台是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皖南地区的歙砚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图)取材于当地的歙石,该岩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经过轻度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据此完成9~10题。3图1图2第9~10题图9.适有制作歙砚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10.当前,歙砚生产面临原料奇缺、制作工艺失传等问题,为促进歙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①寻找歙砚替代原料②扩大歙砚生产规模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④保护原料开釆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1年9月,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专家认为,受近30年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卓乃湖流域降水量及冰川融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持续扩大,再加上当年夏季的连续降雨,最终导致湖水满溢而溃决。溃决之后,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卓乃湖地区只要出现大风,必起沙尘。据此完成11~13题。11.近30年来,卓乃湖入湖流量的增加,反映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呈A.暖干化B.冷湿化C.暖湿化D.冷干化12.高原气候变化造成湖水外泄,导致湖区沙化,出现移动沙丘,进而造成草场退化。这些相互关联事件的发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周期性特征D.节律性特征13.如果风沙肆虐持续,草场退化加速,未来卓乃湖周边地区草场很可能演变为A.森林B.荒漠C.海洋D.湿地受区域发展、各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房存在一定程度“人”、“居”分离(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