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愿说、能说、会说新课程的改革明确规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愿说、能说、会说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情景,使学生愿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畏惧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1.微笑进课堂。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积极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讲一些笑话,谜语以及故事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种学生想说话,敢说话的良好势态。2.组织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须重视学生的小组讨论,因为讨论能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无拘无束的,所以他们往往能畅所欲言。这样,教师就会及时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3.适时激励。这种肯定和激励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包括用心的微笑、诚恳颔首、赞许的目光、温馨的提示、信任的期待等。这些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乐于解疑。二.延迟评价,让学生能说所谓的延迟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或者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出对于错的评判,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形成共识。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最精彩的话”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教师给学生一定的课堂空间,学生就能给教师意想不到的可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将学习的时间,说话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说,千万不能让自己的话语霸权埋没了学习的真正主人,三尺讲台,同样是学生的舞台。三.引导点拨,使学生会说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往往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甚至会出现偏差。教师就应该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目标进行思考。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点拨,让学生说准确。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适当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准确地说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将非常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2.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点拨,让学生说到位。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地思考与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体悟。3.在揭示规律或概括结论时点拨,让学生说连贯。在教学中,学生揭示教学规律或概括教学结论时,通常需要教师的点拨,把规律或结论说完整。总之,学生是活泼开朗、可爱的一个群体,无拘无束是他们的基本特征。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得法、平等对话,学生在课堂上一定愿说、能说、会说、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