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高考真题)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科目选择题答案解析1.选A。本题考查绿色化学思想,节约用电,减污减排,开发新能源是发展的方向。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绿色思想,A项正确;粮食酿酒,一方面浪费资源,同时不会减少碳的排放,不利于碳中和,B项错误;燃煤脱硫只是减少的SO2的排放,并不能减少CO2排放,C项错误;裂化只是把长链烃转化成短链烃,也不会减少CO2的排放,D项错误。2.选C。石墨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可作润滑剂,A项正确;氧化钙与水可作用生成氢氧化钙,能做干燥剂,B项正确;聚乙炔分子中有离域大π键,具有导电性,不能作绝缘材料,C项错误;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D项正确。3.选A。①垫石棉网的时可以加热,④是不能加热的,A项错误;②、④都带有精确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器使用,B项正确;③能用于蒸馏,把沸点不同相溶液体分离开,⑤用于分液,把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C项正确;②⑤都带有活塞使用前要检漏,而容量瓶带有瓶塞,使用时要翻转振荡所以必须确保不漏水才行,也要检漏,D项正确。4.选D。已知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根据化合价规律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代数和为8,得Y为Cl,X为P,原子半径:P>Cl,A项正确;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B项正确;同周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C项正确;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3种,D项错误。本题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改写后的文章:B项,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HCl,是正确的。C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氧化性增强,Cl2的氧化性最强,是正确的。D项,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P的元素有5种,分别是Na、Mg、Al、Si、S,是错误的。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3-具有氧化性,是正确的。B项,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II),是正确的。C项,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是错误的。D项,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是正确的。X、Y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同温同压下,0.1molX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1L;0.1molY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2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项,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V2/V1,是正确的。B项,X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氢气物质的量的2倍,Y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物质的量,是正确的。C项,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V1/V2,是正确的。D项,由一定能确定产物中X、Y的化合价,是错误的。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Cr2O73)过度蒸发会导致结晶产物的质量下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NaCl和水。4)Na2Cr2O7在阴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Na和Cr2O72-。改写后的文章如下:O的分子量更大,范德华力也更大,因此它的熔沸点更高。根据VSEPR理论,XeF2中心原子Xe的价电子对数为5,对应于sp3d杂化方式。根据晶体结构和键合方式,灰色球代表Xe原子,黑色球代表F原子。利用均摊法可以计算出晶胞中含有2个Xe原子和4个F原子,因此晶胞中含有2个XeF2分子。B原子位于z轴的棱标是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由于Xe-F键长为rpm,晶胞常数为cpm,因此B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有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1)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是为了使它们充分混合,反应物充分反应。2)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c≤1.0×10-5mol·L-1时,可认为已除尽。中和时pH的理论范围为4.5到9.3,酸化的目的是将铬元素由CrO42-转变成目标产物红矾钠的Cr2O72-。(或将Na2CrO4转变成Na2Cr2O73)蒸发结晶时,过度蒸发会导致结晶产物的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