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1第七章三角形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1.1三角形的边设计者:陈大文审核人:审批人: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能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在实验中理解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教学重点:1、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2、理解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教学难点: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2、用三边的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以下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能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在实验中理解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观察交流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导学生阅读课本P63——P64页的前两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三角形?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注意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表示方法各是什么?3、三角形有几种分类方法,它们分别是怎样分类的?按三个内角的大小可将三角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有几条边相等,可将三角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1、对三角形定义的描述中你认为注意的两点是什么?2、如图: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它的三条边分别是______________它的三个角分别是___________。cab第2题图ABC第3题图B'AB第4题图CAB3、按边的关系对三角形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如图的等腰三角形中,初一数学第1页,共4页腰是_______底是_______顶角是_______底角是_______,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中的边AB_____BC_____CA5、看书P64页的探究,思考后画图比较这两条路,哪条较短?先观察,后测量验证结论。小组交流,说说其中道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⑴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⑵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四、边清边练、巩固提高1、(口答)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2)5,6,11(3)5,6,10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EABCD3、判断⑴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⑵在等腰三角形中,腰一定比底大。()⑶以线段4cm5cm6cm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4、有木条四根,长度分别为12cm、10cm、8cm和4cm,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9,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6、若一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6cm,另一边长为7cm,则这种三角形有______个,它们的周长分别为______。*7、有两根小棒的长分别为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木棒的长有什么限制?作业:1、完成以上各题2、P69页的第1题和第2题课后反思初一数学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