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之感想进三同之感想2012年1月20日,我来到XX县区龙兴镇,我的家乡。家乡这些年变化很大,古朴的街道犹存,四周错杂的柏油路宽阔而平坦。记忆中的家乡是远离世俗的,正如所有古老的小镇一样宁静安详。四周的村落这些年渐渐隐没了,荒废的农田有说不清的凄凉。来到一户农家,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接纳了我。她端出一根木头矮板凳搁在打扫得干净的院落里,赶走摇着尾巴乞怜的瘦瘦的黄狗,说这里只剩她了。我安静地坐下,想着那些背井离乡的人,想着那些在这里默默守候的人。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不管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还是在荒草丛生的乡野。隔了一会儿,老奶奶说是时候生火了。我起身进屋。不能称之为厨房,那里和商品房的厨房是不一样的,不过却让人觉得真实而又纯粹。我不会烧火,也不会炒菜。老奶奶固执的说烧一块腊肉,我想本不应该拒绝别人的美意吧,只是觉得太过受宠了,本是兀自打扰了人家。我在旁边递水递碗递作料,老奶奶开心得念叨个不停,说好久没人来过这里了。突然觉得很心酸。想着这里的袅袅炊烟不知何时终会消散,觉得很凄凉。我说,老奶奶,你的亲人呢。她摇摇头,不言语。我总以为有些人离开是为了回来。可事实是很多人离开了就不会再回来。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一盘老腊肉,一盘从地里刚摘的蔬菜,还有自家的米蒸的饭。突然觉得很饿,饭菜很香。我说奶奶我不客气了啊,她笑得合不拢嘴,使劲地给我夹菜。吃完饭她拿出一个大碗,装上饭菜,说是要给一个可怜的人。原来是一个疯了的女人,有父母有妻儿,可是没有人管,老奶奶便给她吃的,说是至少不让她饿死。我一时语塞。这样悲惨的人生不是电视剧里吸引人的剧情,是真实地存在。真实又冷酷。后来坐在院子里陪着老奶奶缝补衣物,我帮她穿针,话着家常。无论说什么老奶奶都是开心的,对于常年一个人孤守的人来说,有个人说说话总是好的。后来陪着老奶奶去了田里,挖了一些红薯,她硬要我带回家。我不能拒绝,不然一定很会第1页共14页愧疚。天渐晚了,我不得不走了。我想我会比老奶奶更舍不得。总觉得让她一个人生活在这里,很是愧疚。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去和你的亲人生活在一起呢。她趋开缠人的狗儿,叹叹气,说,他都不惦记你你还惦记他。我无奈的笑笑,说奶奶我走了。我没有回头看。加快脚步走了。心里沉甸甸的。现在的农村,这样的老人很多。他们很老了依然在耕种,回到家点一盏孤灯,陪伴他们的只有年迈的老狗。他们有儿女,只是不在身边。他们会拉着路人话家常,把好多成年老事一遍一遍说给你听。他们善良,可是没有人知道。2011221642临床二系5班曾静第二篇:三进三同“三进三同”“三下乡”社会实践之高坪村七日生活体验今天是2011年8月20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途一小时的步行,带着一身疲惫,我们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三下乡”目的地,下路镇高坪村,这里是石柱县下路镇新开发的辣椒实验基地。一来到高坪村,给人第一感觉就是舒适,那一片片静静的竹林,一路上的坎坷让我们误认为农村住房还是停留在茅草屋,土墙房的年代,走的是窄窄的小路,烧的是柴草,到处是草垛子,多数村没通公路,一到下雨天就成烂泥路。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大多房子都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有的还是修的独立小洋楼,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现在宽阔的沙石,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烧的是天然气,液化气,或沼气。还建设了娱乐体育场所,还有固定的周末聚会,甚至还有的晚饭后在村委坝前跳坝坝舞。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生活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上有了新的变化。此次我们的活动,作为我们生来说,是给他们带去新颖的第2页共14页文化娱乐知识,在七日生活中除了照看留守儿童的生活外,也是作为支教者,教导小孩子们学习一些音乐知识,让他们的暑期生活更丰富。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我,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不让这些可爱的小学生失望,我要求自己抽空余时间准备教学内容并试讲,并要求他们尽量往“快乐中学习”的方向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