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发展性教学手段让学生热爱阅读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范慧莲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孩子门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世界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中学,校长叫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教育史上大师级的人物。他是怎样办好这所学校的呢?说来非常简单,他就是从抓学生的阅读开始的,因为他发现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号召全体教师,在所有的课程中都要重视学生得意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和思考的王国,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翱翔。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朗读手册》提到: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武器。让孩子尽快阅读、爱上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很多父母只是知道孩子语文不行、数学不行、英语不行,其实归结到底最后往往就是阅读能力不足所致。据调查,从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开始,由于识字量的增加,小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一阶段有近50%的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平均每学期看5本,但也有40%的学生从不看课外书。到了小学高年级,能够每天坚持看课外书的学生不到35%,呈急剧下降趋势。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利用发展性教学手段,依托多媒体、网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通过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加工和应用能力以及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创设情境,主动参与借助发展性教学手段,创设图、文、声、像、情并茂的语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利用形、声、色具备的课件,能立即抓住孩子的视听,给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一个最佳的情绪背景。播放的声音从“海面波涛澎湃”逐渐转入到“再往下500米深”的一片静谧;视频图像从“广阔的海面”再到“闪烁的小星星(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的深海”,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这样,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一种再现课文情景的氛围。学生观看着活动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都融入到了奇异的景色之中,仿佛真的驾驭着潜水艇或穿着潜水衣来到了神奇的“海底世界”。(2)提供资源,自读自悟。例如:《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在指导这一课的朗读时,任群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从网上下载的在不同地方的云雾的各种姿态的图片,同时配上轻松愉快的钢琴曲,不断地切换画面,让学生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萌发朗读的欲望;接着,在播放图片、音乐的同时,再在音乐下方显示出相应的文字,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听着优美的乐声,看着色彩亮丽的画面,学生的朗读更显得抑扬顿挫、在音色、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中,学生的情感表达也到达了高潮。(3)互动交流,构建拓展引导学生开展多向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人机的交流等来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然后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把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语文实际问题之中。例如:教学《特殊的葬礼》这一课,当学到“昔日的瀑布雄伟壮观”这部分时,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上赛特凯达斯瀑布从悬崖上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滔滔不绝,这气势简直是太壮观了。瀑布下方还有许多游客在观赏、拍照、赞叹……欣赏完录像,“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大瀑布前的一名游客,你想说些什么?”这个问题真是一触即发,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即使用上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也无法形容你的美啊!”有的说:“假如我是李白,我宁愿永远留在你身边,不回唐朝也甘心啊!”有的说:“赛特凯达斯瀑布,你‘谋杀’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这里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使学生对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4)内化能力,课外延伸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孩子门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