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第2页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Ⅱ.命题指导思想以教育部2019年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简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表述和图形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2.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3.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回答问题。第3页第4页(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5.人口与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5页(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6.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第6页(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9.区域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0.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V.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7页Ⅵ.试卷结构一、试卷题型结构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共7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Ⅰ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单项选择题Ⅱ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项Ⅱ按照不同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进行区分。)二、试卷内容比例自然地理约占33%;人文地理约占33%;区域可持续发展约占34%。Ⅶ.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A.指南针B.GPS设备C.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