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框图推断题是化学学科考查的热点题型,是高考命题人特别关注的,此类题是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题。考查考生观察、分析、推理、思维、获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学一技]1.解题方法技巧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断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题眼”,题眼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推断题――→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抓关键突破口结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其他特征――→推断结论验证2.常见解题题眼(1)结构特征:①10电子微粒:Na+、Mg2+、Al3+、NH+4、H3O+、F-、O2-、N3-、OH-、CH4、NH3、H2O、HF等。②18电子微粒:K+、Ca2+、Cl-、S2-、HS-、H2S、HCl等。③微粒的半径:H原子半径最小,短周期元素中Na原子半径最大(稀有气体除外),每一周期中卤素原子半径最小。④常见变价金属:Fe、Cu。(2)物质的特征颜色:①有色气体:Cl2为黄绿色,NO2为红棕色。②有色固体:Na2O2、S为淡黄色,FeO、Fe3O4、CuO、MnO2为黑色,Fe2O3为红棕色,Fe(OH)2为白色,Fe(OH)3为红褐色,Cu(OH)2为蓝色,CuSO4·5H2O为蓝色,Cu2O为红色。③有色溶液:Cu2+(蓝)、Fe2+(浅绿)、Fe3+(黄)、MnO-4(紫)、Fe(SCN)3(红)。(3)状态特征:①液态单质:Br2、Hg;②液态氢化物:H2O、H2O2。(4)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殊组成:①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Al2O3、Al(OH)3、NH4HCO3、NaHCO3等。②既能与强碱水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氢气:硅(硅是半导体材料)。③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④单质C与SiO2的反应等。⑤氨气、氯化氢易溶于水,氨气可作制冷剂。⑥组成为A2B2型的物质可能为Na2O2、H2O2、C2H2等。(5)特殊反应现象:①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③白色沉淀Fe(OH)2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红褐色Fe(OH)3沉淀(由白色―→灰绿色―→红褐色);遇SCN-颜色无明显变化,通入Cl2后显红色的是Fe2+。④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⑤气体燃烧火焰呈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或淡蓝色:CO、H2、CH4。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⑦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Br2、FeCl3、碘水等。⑧两气体接触出现白烟:HCl和NH3;固体与气体反应产生白烟:钠在氯气中燃烧。⑨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SCN-显红色的是Fe3+。⑩Br2在水中显橙黄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深黄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⑪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AlCl3和NaOH、NaAlO2和HCl、Na2CO3和HCl、AgNO3和NH3·H2O等。(6)物质间的转化关系:①直线型转化关系:金属(如钙)――→氧气碱性氧化物――→水碱――→酸盐非金属(如碳)――→氧气酸性氧化物――→水酸――→碱盐A――→氧气B――→氧气C――→水D(酸或碱),满足此关系的有:NH3、N2、S、H2S、C、Na。②交叉型转化关系:③三角型转化关系:(7)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氯酸钾分解制氧气(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五氧化二钒)、氨的催化氧化、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悟一题][例](2011·天津高考)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M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