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周第十五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艾滋病教学目的: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举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截至目前,据官方统计,中国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三万七千零四十例。但专家透露,该省实际感染人数可能不少于八万人。他们估计,二00七年有可能成为云南艾滋病流行的高峰年。同学们知道,我们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的33个发现有孕妇感染艾滋病毒。平均感染率为0.38%,其中有5个县超过1%,最高达2%,这意味着云南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因此,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成了每个同学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游戏:红灯、绿灯游戏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步骤: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使用安全套接吻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无防护的性行为献血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与吸毒者共用针头给予或接受按摩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调查研究发现:(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4)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女青少年尤其易感。通过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使大家进一步清楚的意识到不采取保护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活动二】游戏:换水游戏道具:纯水,氢氧化钠,烧杯,注射器1、游戏介绍:我们用纯水代表健康人,氢氧化钠代表艾滋病毒,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代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均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区别,表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普通人看上去完全一样。2、游戏规则:准备7个盛有液体的杯子,其中只有一杯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