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VIP免费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_第1页
1/24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_第2页
2/24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_第3页
3/24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主要介绍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及处理方法。第一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一)常见损伤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二)处理原则止血、清创、保护伤口、预防感染(三)处理方法包扎止血→清创→消毒缝合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第二节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及处理原则组织破裂,即刻出血到组织间隔,产生血肿。(一)组织损伤出血期:伤后即刻至数小时这个过程从伤后数小时至几天(二)急性炎症反应期:一、病理变化1、炎性充血:(1)坏死组织被蛋白溶解酶分解,其产物使小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压升高,血流加快,血量增多,产生动脉性充血。(2)受伤组织产生崩解组织,致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出,血液流速减慢,产生静脉性充血。2、炎性水肿:由于伤部的病理变化,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蛋白质、白血球等渗出血管壁,形成渗出液(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原因是由于微循环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内渗透压升高等所致)。局部损伤导致淋巴管产生损伤性堵塞,淋巴循环发生障碍,渗出液不能由淋巴运走,形成水肿。肿胀对神经产生压迫和牵扯性刺激,使局部痛疼进一步加剧,并产生保护行反射,出现功能障碍。如果肿胀压迫了动脉,就会产生跳动性痛疼。3、淋巴循环障碍:(三)肉芽组织生成期:1、肉芽组织:伤后24小时肉芽组织开始形成由新生的毛细血管与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以及各种炎症细胞所形成的物质。伤后4~6小时以后,血肿与渗出液开始凝结成块。24小时左右,由伤口周围长出新生的毛细血管2、形成过程:和成纤维细胞,伸入并吸收血、水肿的凝块,白血细胞清除坏死组织,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生。这种新长成的组织即为肉芽。从伤后的5~6天起,成纤维细胞开始产生胶质纤维,并转化为纤维细胞,经过多数毛细血管的闭合、退化、消失。肉芽组织缺血转化为疤痕。(四)疤痕形成期:二、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损伤组织的愈合是通过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来实现的。一般是指组织缺损的周围健康组织的再生来修复的过程。指组织损伤后,细胞分裂增生以修复的过程。(一)修复:(二)再生: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组织完全相同。1、完全再生:2、不完全再生: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组织不完全相同,由肉芽组织代替,形成疤痕。三、影响再生与修复的因素(一)年龄:年幼者比年老者修复的快。(二)营养:营养差,肉芽组织形成的少,愈合就延缓。如果蛋白质严重缺乏,就影响再生;维生素C缺乏,就会导致胶原纤维合成的减少,愈合延缓。(三)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多少也与组织的修复有很大的关联。肾上腺皮质激素适宜的分泌可以防止疤痕的形成过多;可以促进疤痕的吸收。(四)损伤程度:损伤程度小,再生就好,修复就快,反之则慢。(五)组织的再生能力:结缔组织、小血管、骨的再生能力强;肌肉、软骨、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差。(六)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好,可以保证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加快坏死组织的吸收和局部感染的控制。(七)处理情况:处理的及时利于修复。四、处理原则(一)早期:急性出血炎症期1、时间:伤后24小时以内。2、主要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3、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止肿胀,镇痛,减轻炎症。4、治疗方法:A: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B:外敷新伤药。C:穴位镇痛。D:向心轻推摩。(二)中期:肉芽生成期1、时间:伤后24~48小时以外。2、主要症状:瘀血肿痛。3、处理原则:活血化瘀,防止粘连,促进淋巴、血液循环。4、治疗:A:热敷;B:理疗;C:按摩、火罐;D:中草药敷;E:以伤情进修功能锻练。(三)后期:疤痕修复期1、时间:5~6天以后。2、主要症状:肿胀痛疼已消,锻练时仍然觉痛酸无力;重伤则局部僵硬,动作受限。3、处理原则:软化疤痕,分离粘连,促进功能恢复。4、治疗方法:A:按摩;B:旧伤药外敷,熏洗药熏洗;C:功能锻练。五、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1、病理变化:变性和增生为主,由于伤部长期代谢长期障碍而引起组织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2、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