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鸡兔同笼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列举法和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初步理解假设法。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假设法的理解。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学具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师生活动辅助环节温习旧知我国是一个数学大国,从古至今,产生了许多数学名著和数学趣题。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介绍。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早在1500年前,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板书课题。)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教学目标,全班同学一起默读。先学环节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阅读课本第126页到127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2、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什么意思?从下面数,有26只脚又表示什么?后教1、解决这道题都有哪些方法呢?小组内讨论一下。(1).画图法需要完整地画出鸡头、兔脚吗?可以怎样做?(用○表示头,用︱表示脚)环节(师教兵,兵教兵,合作互助)2、请你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吗?3、小结: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两只脚,所以脚多了的时候应该减少兔增加鸡。教师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再猜,(如:鸡20只,兔15只。列式:20×2+15×4=100)脚还是多了,还要减少兔增加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及时给予辅导)(三)延伸方法(出示:教材第114页的阅读资料。)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当堂训练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和鹤各有几只?)2、全班一共有58人,共租了12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恰好全都坐满。大小船各租了几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