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年度工作总结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下,区人社局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加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实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突破。一、20XX年工作回顾(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1607人,完成市指标的131.7%(市指标2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控制在14956人,在市指标要求的15300人以内;——稳定就业率79.2%,高于市指标(50%)29.2个百分点;——零就业家庭12人全部兜底安置就业,达到市指标的要求,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扶持创业带头人550人,带动就业3300人,完成市指标的220%;——新增创业1900人,完成市指标的147%;——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00万元,完成市指标的102%;其中,个贷发放1433万元,完成市指标的133%;女性个贷发放520万元,完成市指标的481%;——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90人,进城务工农民培训1480人,创业培训360人,完成年指标的100%。农村劳动力技能远程培训2次,共50人。——各功能区(街道)及124个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网络全部在专网新系统下运行。——上传省就业信息网个人求职信息13544条,完成指标的135%;岗位信息34077条,完成指标的162%;信息准确率达100%。——创业项目22个,完成指标的110%;——创业事迹16篇,完成指标的160%;——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税费补贴1笔,完成指标的100%;——创业大讲堂及创业明星巡回演讲2场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其中,创办企业12户,带动就业50人,完成指标的100%;为强力推进xx市“万人创业工程”,我区积极发挥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区位优势,把握“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的大好机遇,凝聚政府、企业、高校力量,实现创业促发展和就业保民生的良性互动,着力做实了横向到边纵向第1页共8页到底的四级就业网络平台,分别开展了“创业文化月”、“双创峰会”等活动,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推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经济行稳致远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首先,夯实基础,完成好规定动作。一是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为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我们落实市局要求,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活动。我们以功能区(街道)、社区为依托,通过建立4+1责任包保体系(区、局、功能区或街道、社区各1名负责人与1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对接帮扶就业)、开展“四个一”活动(组织一次现场座谈,进行一次家庭走访,开展一次岗位对接,赠送一次就业信息材料)、对特殊困难人员实施政府兜底就业等三种方式,促进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困难群体100%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搞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针对社区换届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统一组织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熟悉业务,服务水平有了整体提高。三是加强基层就业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程,34个社区获批市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功能区(街道)、社区就业平台网络触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业。我们在利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大屏幕、社区(村)宣传板等传统手段发布用工信息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qq群、微信群,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服务。目前我区已建立就失业登记、用工备案等工作群5个,有近2千家企业进入其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其次,协调联动,谋划就业创业大格局。一是加强横向部门联动。区人社局协调区财政、市场监督管理、服务业等部门,解决小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为创业带头人企业发放社保补贴,办理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提升小企业的活力;培育以创业明星为主体的典型群体;充分利用网站、qq工作群、创业微信群等开辟创业政策宣传专栏,推介各类创业项目。二是围绕首府国际生态商务开发区、北部宜居新城建设和三台子地区改造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