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二课时“血糖的平衡调节”教学设计山东荣成一中264300王丽群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描述血糖调节(了解)。模拟尿糖的检测(模仿)。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描述血糖调节”,活动建议是“模拟尿糖的检测”。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要求是“血糖调节”。首先要明确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当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时,机体是如何通过激素调节的;当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机体又是如何通过激素调节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因此通过实例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呈现激素如何通过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维持血糖平衡。技能型目标动词为“模拟”为模仿水平,即“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具体内容要求是“尿糖的检测”,因此通过对清水、5%葡萄糖溶液和模拟尿样的检测来确定尿样中糖的含量。从而关注糖尿病患者,学会检测和预防。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模型构建、模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进一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二)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两种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及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四部分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本节课是“通过激素调节“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选择“血糖调节”实例,立足于阐述反馈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拮抗作用。2.不同版本教材比较人教版与中图版相比,两者都重点介绍了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的体液调节中的作用。人教版在此基础上以“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这个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血糖平衡是如何调节的,并介绍反馈调节及其意义。而中图版则增加了“模拟尿糖的检测”这个探究活动,以及血糖的神经调节和血糖平衡的意义。考虑到课标要求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本节课重点学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体液调节及探究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和“模拟尿糖的检测”。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及分析。(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关于血糖调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胰岛素的主要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从心里接受角度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糖尿病患者在人群中比较多,大部分学生对于该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且血糖平衡调节是学生认识人体自身生理过程和某些疾病的基础,因此他们也渴望了解其发病的原理。从能力要求上看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实例分析,模型构建,模拟检测等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马拉松”运动员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例子,分析并说出血糖的来源。2.根据餐后,血糖先升高后又降至正常水平的例子,分析并说出血糖的去向。3.通过教师具体实例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展示正常情况下血糖模型并解释如此构建的理由。4.通过“马拉松”运动员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先降后升,学生自主构建展示血糖来源的动态变化模型并说出其变化原因,从而明确激素在升血糖中的作用。5.通过餐后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先升后降,学生自主构建展示血糖去向的动态变化模型并说出其变化原因,从而明确激素在降血糖中的作用。6.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的绘制,从而明确模型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7.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模拟尿糖的检测”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认识到生命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接受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三、评价设计(一)课堂评价目标一、目标二评价:通过学生对血糖来源和去路的回答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