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员,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美国侵略者于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自学指导一: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拟勋殉赴嘛黯踌躇nǐxūnxùnfùmɑànchóuchú拟定功勋殉职奔赴是嘛黯然踌躇生字学习自学指导二:细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深受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①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②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中的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出生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随母亲及两个弟弟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逮捕时,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和牺牲前的惨烈。随后,他被保释出狱,翌年被外祖母、舅妈带到上海交给毛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