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像农民一样当教师VIP免费

像农民一样当教师_第1页
1/2
像农民一样当教师_第2页
2/2
像农民一样当教师孙林父亲过新年不久就离我而去了,虽说是寿终正寝,可也留给我无限的遗憾和深深的思考。父亲一生没有跌宕起伏的经历,没有功高盖世的业绩,他就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一位凭双手从黄土地上把我们姊妹六人拉扯大,培养出一名大学生,一名中专生,两名高中生,两名初中生的农民。父亲的奋斗目标很明确:你们要多读点书,读到哪我功到哪。父亲的方法很简单:精耕细作,向土地要效益。父亲在世时,一切在我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少言寡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多年正月初三就下地干活,他是一辈子都没有退休的人,在他病情加重的去年还常在田间耕作。我初中毕业的志愿是父亲帮我选的,当初父亲给我选择读师范学校的理由很纯朴:教师是个受人尊重的行业,哪朝哪代都需要教师,选择了教师你就不会丢饭碗,于是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学校。寒暑假回家,本是农闲时节,父亲却有干不完的农活,天天领着我下地,他说庄稼就像人一样,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才有好收成,父亲的庄稼总是长得最好,收成也最好。父亲除了回家吃饭就是下地干活,母亲有时埋怨他:只知道下地管他的庄稼,别的什么都不管!此刻我才明白,父亲的“事业”就在地里,他不到地里又能到哪里?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农民!和父亲相比,自己从教已满十五年,如今业绩平平,毫无建树,我只能说我的职业是教师,却不敢说我是职业教师。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地呵护着他的庄稼苗,他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庄稼地里,这种敬业精神有多少人能做到?我想,如果父亲的职业是教师,他一定会像对待庄稼苗一样对待他的学生,也一定是个优秀的职业教师!父亲去世正是我36岁之际,按照传统说法,36岁是人生的一个“坎”,但我认为36岁应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个年龄,人生基本定型,人生走势基本明确,人们往往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就是这个样了!在这种消极心理暗示下,只能如此这般地走完人生余程。父亲的去世使我警醒,他促使我反思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人生。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世上,再干干净净地离去,所留下的只有他的业绩和他的思想,如果人生无为,那就是一个苍白的人生。我们工作不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一个“饭碗”,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的创造、智慧留给后人,这等于延长了自己有限的生命。反思我十五年的从教经历,研读过多少教育专著?创造出多少教育业绩?又在教育工作上投入了多少精力?十五年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五年?想想父亲,看看自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父亲临走时,我可以对他说,爹,您走好,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他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和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创造出奇迹。而我照此下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再有个十五年,就可退休安度晚年了,到那时,我能得到别人这样的评价吗?父亲对我们没有过高的奢望,他寄予儿女的厚望就是诚实做人,踏实工作。就像他自己,一生没有过高的追求,只是脚踏实地做好手中的农活,似乎是不经意间,子女长大成人了,家庭也富裕了,这也许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做为一名教师,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家,但是一定要有教育家的情怀,首先要想着“我是职业教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用教育家的眼光看待学生身上的一切,从更深层次理解和分析学生的所作所为。庄稼苗长不好不是庄稼苗的错,是农民没管理好;同样,学生学不好,也不全是学生的错,是师者方法不恰当,是师者工作没做到位。十五年来,我有过太多的迷茫和无奈,也有过痛苦的思索。我清楚地知道,分数不是学生的唯一,片面追求分数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只会促进教育畸形发展,就像种庄稼,不仅要使庄稼长的好看,更重要的是要让庄稼结好果,这是我从父亲身上悟出来的对教育本质的朴素认识。现行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机制还基本还是分数,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当我看到学生写的字越来越差,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当我看到学生不知道孝敬父母,不知道尊重他人,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护环境,当学生听到贝多芬交响曲说真难听,不如《老鼠爱大米》来劲……我的心在流泪,这是父亲手中的庄稼苗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像农民一样当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