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2012-11-1914:49:36|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摘要】真实的课堂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课堂中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最朴实的想法,其中蕴含着对问题的思考,也不乏智慧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凭借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应时制宜,积极应变,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合理利用起来,挖掘“错误”中合理的成份,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思考中内化知识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让课堂因为有了“错误”而变得更加精彩。【关键词】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巧妙运用争论思考创新思维走进新课程,听了很多课,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以下这样的情况:原本在思维程序中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标准答案,突然从“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这样突如其来的插曲往往令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因害怕学生会再说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错误观点,教者便阻挠、制止学生。教师们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为了追求教学流程的顺畅,在教学时不少教师层层埔垫,处处设防,努力回避学生的错误,即使错误发生了,也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这种对学生犯错畏之若虎的态度却恰恰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掩盖了学习本来的面目违背了课改的初衷,也掩盖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宝贵的“亮点”,能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能有针对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不少教育专家也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这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如今的新课堂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资源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成点,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习错误变错为宝;改变教师对学生错误的不正确观念和处理态度,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案例一】议错纠错,梳理思路,完善认知。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用圆规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学生操作时,我巡视了一下,发现有好几个同学画错了,对于他们的错误,是回避还是面对呢?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我挑择了几幅典型的作品投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选择的作品有:1、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的;2、把“圆”画成了鸡蛋状的;3、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粗时细的等。)看到这些作品(不知名的)学生们哄堂大笑。我笑着问:“你们在笑什么?”同学们叫了起来:“这些都不是圆形,画错了。”我顺着他们意思问到:“那你们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这时学生争先恐后谈起了各种错误的原因。生1:圆心没固定好,所以画的不像圆。生2:画圆时半径发生了变化,也画不出规范的圆。生3:用力不均匀,圆规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也会出现这些问题。……(错误的原因一个一个都被学生很快找出)。我又问到“:画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既规则又美观的圆呢?你们可以想一想,说一说。”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不一会就概括出画圆的方法。我按照学生总结出的画圆的方法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标准的圆。这时,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我见时机成熟,急忙请学生再一次画圆。通过我的巡视和学生的互相检查,第二次画圆没有一个学生出错。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当学生把圆画错了时,我没有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把学生画错了的圆展示出来,这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