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教授的四维度课堂观察法(8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崔允漷教授的四维度课堂观察法课堂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艺术,每位老师都有改进提高的空间和潜能。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我们自己在课后能够察觉到,也有些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比如:我校一名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上,短短的 28 分钟之内就有 47 次提问,我真怀疑提问的有效性。再如:一名老师在课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有这样的提问:我国的执政党是哪个政党?这样的提问有没有意义?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点课堂观察和课题讨论的知识,同时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修,借助同伴互助的平台,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艺术。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例讨论课堂观察:就是指讨论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课例讨论:就是老师在同事或讨论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讨论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讨论,旨在提升老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讨论方法。★也就是说课堂观察、课例讨论是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是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进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是一种合作讨论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与课例讨论★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课例讨论可以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新课程★有利于改进教研。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法律规范的讨论(提出问题、确定主题、组织团队、制定计划、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提炼观点、撰写报告),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深刻、民主,充满制造的活力★有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老师知识是情境知识,老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决定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PCK: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认为 PCK 是指老师将学科内容转化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以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教学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老师特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