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疑激发兴趣提高探究能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城关区范家湾小学倪志军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打电话》及辅助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利用画图,列表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经历打电话的过程,教学中渗透最优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会绘制网络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网络图,探寻规律。五、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和红蓝橘红圆形卡片。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和电话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信,你们平时也会利用电话这一快捷便利的通信方式和家人、朋友、同学进行沟通。同学们想一想打电话这一日常现象中蕴涵着哪些数学知识呢?给你们半分钟的思考时间。生:时间长短计时收费,电话号码是数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电话”(板书)打电话次数多少问题。怎样打最省时间问题。(二)探索研究1.探求方法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看来打电话之前一定有想好内容设计好方案,这样才能省时省钱高效节能,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有一个重要通知,老师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个同学,说这个通知的内容需要1分钟,(即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同学们想一想,通知这3个同学最快需要几分钟?师:谁知道,你来说生:三分钟师:谁同意他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吗?生:二分钟师: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通知3个人有人认为3分钟,还有人认为2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师:你说说你用3分钟你是怎样打的?师:你只需要2分钟,你说说你又是怎样打的?师:同学们,他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师:(师边说边板书)在第1分时,老师通知了第1位同学(板书:师——生1)在第2分时老师和生1同时通知了生2生3两名同学(继续板书:师——生2,生1——生3)(大家看图,画图时我把第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第二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通知3个人只需要2分钟。师:看来打电话还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知识。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屏幕(出示)一个合唱队有7人,为庆祝六一临时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师:谁来读一遍题师:“尽快”是什么意思?生:用最短的时间最省时。师:们看到给3个人打电话最少用2分钟,这次通知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师:看来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想到了答案了,有同学还在思考,这样我们请前后4人一组合作学习,用集体的智慧商量一套最省时方案,要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示意图,既可以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使我们的思路不混乱。又使他人看得更加清楚直观师:大家听明白了吗?7个人怎么打最省时呢?开始吧!师:停、同学们设计好了吗?那咱们就汇报交流一下,交流时要先说出最少需要几分钟,再说说你是怎么打的?看谁说得最干脆最有条理,哪组先来?师:其他组设计的方案和他们都一样吗?哪组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来说说?(若一样在叫一组重复一次)(若不样对比两组方案那组设计的最省时,让学生在把省时的方案说一遍)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设计出了最佳方案,师:在第1分钟时老师怎样打的?老师我们用图形表示,第一个学生用1表示师:第2分钟怎样打,可以通知几个学生?(板贴)师:第3分钟呢?师:给7人打电话最快需要3分钟师:没想到打电话,还蕴含着这么多丰富的数学知识呢。师:如果要通知15个人,又怎样打最省时呢?生:(1、1分钟老师先通知生1,第2分钟老师和生1同时在通知生2生3……)2.前3分钟可以通知7个人,在第4分钟时老师和这7个学生可以在同时通知8人,因此4分钟就可以通知15人。)若学生答出第2钟老师给与表扬同时说明“他是借助上体的答案(按:屏幕上出示7人示意图)已知道通知的8人(指出已知的8人)再通知另外8名学生。若无人答出启发提问:他是从老师第一分钟通知第一个学生开始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个巧妙的方法,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