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探索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民主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政协的神圣职责。政协工作有无影响力,政协履职结果能否得到转化,政协在协助党委、政府抓工作落实上是否发挥了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履行民主监督是否有效。但就当前政协履行职能的情况而言,开展民主监督仍然是政协履职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才能使政协的民主监督有效,在此,结合XX县区政协工作实际,笔者就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充分认识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民主监督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党内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是一种有组织、高层次、不可或缺的政治监督。要充分认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环节,深刻理解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开展民主监督。要把政协民主监督作为推进工作、改进作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措施,认真听取来自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把指导和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通过加强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把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交由政协协商监督,广开言路,广纳良策,力求监督在决策之前、执行之中。二、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基层政协在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的做法和新的形式,也取得了新的实效。但一些共性的问题依然很难改变。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民众对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当回事,也没有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寄予太大的希望。第1页共5页二是少数党政主要领导对民主监督缺乏正确认识,觉得有人大、纪检和监察部门的监督就够了,基层政协的民主监督可有可无。三是作为监督主体,部分政协工作者和政协委员对民主监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认为民主监督是软监督,作用不大,缺乏热情;或对民主监督的艰难性缺乏充分认识,遇到困难便失去信心;或不敢监督,怕自找麻烦。认识不到位是民主监督不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四是政协民主监督的权威性不够,民主监督往往就流于形式,也容易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形式(一)以提案办理形式进行民主监督,增强监督实效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经常性工作。20XX年以来,XX县区政协共收到各类提案300多件,这些提案大多数涉及全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强,质量较高,建议明确,受到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XX县区政协充分利用提案办理这个载体,创新办理的形式,使民主监督更加有效可行。一是把填鸭式的会议报告监督法,改成现场边走边议,边走边解决协商解决办法。在办理提案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把问题摆在面前共同协商解决。如20XX年先后对《关于加快龙水路进行改扩建的建议》,《关于对龙北医院精神病科病房改扩建的建议》,《关于覆盖机耕路臭水沟的建议》等15件重点提案进行县政府领导和政协主席领衔督办、部门联合协商办案等方式进行部门提案督办。先后对20XX年开展的《关于整治县XX县区马路市场的建议》等3个重点旧提案进行回头问效、二次办理,确保成效扎实延续、问题不再出现。二是坚持灵活性,强化提案督办。为了避免以往提案办理工作存在提案回娘家、承诺一场空、满意百分百、收效一阵风等不良风气和现象,XX县区政协创新提案办理机制、提升提案办理质量作为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一,健全督办责任机制。按照提案办理涉及办理部门的不同,建立县政协领第2页共5页导领衔督办、县政府领导牵头领办、相关单位(部门)具体承办、各专委会跟踪催办等机制,开展联合催办;对承办提案数量较多的提案承办单位(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委员上门督办、实地视察等形式,开展联合督办;对正在解决而未完全落实到位或承诺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提案,以及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提案,开展提案办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