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古代德育名人故事古代德育名人故事古代德育名人故事1朝有个闻名的学者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宋神宗时,他中进士第。当时河南程颢与弟弟程颐讲学很出名望,四方之士争相求教,于是杨时辞官不做,慕名到程颢门下求教。后来程颢死了,杨时很哀思,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拜程颐做老师,此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一天中午,他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第1页共21页题,便和同学游酢一起去请教老师。当他们到达程颐家门时,看到程颐正在午睡,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们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那天下起鹅毛大雪,程颐醒来后,发觉学生站在门外,赶快把他们请到屋里,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立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对深深的脚印。这就是"程门立雪"典故的由来。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真宗时李沆为宰相,在封邱内建起了一所住宅,厅前只够一匹马打圈子。有人嫌它太狭窄了,李沆笑着说:"住宅要传给子孙,这个厅做为宰相厅堂的确第2页共21页太狭窄了,但做太祝奉礼之堂就宽了。"早在李沆做参知政事为谏官时,一次,真宗皇帝有急事派人召他进宫,使者在酒店找到了他。进到宫里,皇帝问李沆从哪儿来的,他老醇厚实说是从酒店来的。皇上说:"你,做了有声望的谏官,怎么到酒店里去饮酒?"李沆答道:"我家里没有器皿和菜肴、果品,客人来了,所以到酒店里请客人饮酒。"无独有偶,其时有个叫张知白的人也和李沆一样,以节俭自好。张知白在宋真宗朝为宰相时,生活与他在河阳做书记官的时候一样,跟他亲近的人劝他说;"你现在的俸禄不少,生活却这样艰朴,你虽第3页共21页然自己信任是为了保持清白俭约,但外面有人讽刺你,把你与汉朝公孙弘盖布被的诈伪行为相比。你应当略微随俗一些。"张知白说道:"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然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张知白的话是很对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时时刻刻节俭朴实若一味追求豪华奢侈,势必成为道德低下的人,被社会所唾弃。古代德育名人故事2第4页共21页据《旧唐书,岑文本传》载,岑文本踏进仕途不久,就以自己杰出的才华和品德被封为中书令(唐代为天子制订诏书、起草政令的高级官员),他回到家里,脸上显出忧愁的神色。母亲感到惊奇,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没有什么功勋,也不是皇上的旧臣,不恰当地蒙受这样的恩宠荣耀,责任重大,职位很高,这就是我忧愁、恐惊的缘由。"亲朋好友来向他庆贺,他总是说:"如今我只接受慰问,不接受庆贺,因为我无功而被封如此高官,无德而享如此荣誉,实在惭愧!"又有人劝他经营产业,岑文本叹息道:"我本是南方一个平民,第5页共21页步行进入关中。往昔我的愿望,不过是当到秘书郎或一个县令罢了,如今我受到这样高的荣耀,令人恐惊的地方已经够多了,怎可再谈添置产业的事呢?"后来,岑文本果真成了忧国爱民的大臣,深受老百姓的尊敬。古代德育名人故事3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只得四处流浪。一天,他来到市上被一个屠户的儿子望见了,就挑衅地说:"你这么大的个子,腰里还佩着剑。你有本领,就用你的剑把我杀了;若没有这个胆识,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看看这个无赖,摇了摇头,叹口气,就俯下身子,第6页共21页从这个无赖胯下爬了过去。围观的人大笑不已,骂韩信是胆小鬼。后来,韩信在刘邦手下当了大将军,辅佐刘邦指挥军队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终战胜了项羽,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韩信忍辱胯下,决不是纯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为了成大志,是不愿因一时的血气之争,逞一时的"小勇",而放弃远大的理想,放弃超乎常人的大勇。后来在千军万马之中,他诞生入死,指挥若定,破赵之役,置之死地而后生;垓下决战,设下十面埋伏,置项羽于死地。这才是真正的英勇。古代德育名人故事4第7页共21页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一天,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借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静。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控为匪类,轻则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