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榜样3》观后心得体会七篇【篇一】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果说之前我对于这句话只是理论上的理解,那么在榜样三中,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去做才叫坚定了理想信念,如何去做才算做到了奉献、坚守,做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支月英,xx一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36年来坚守在XX市的一个小乡村中,从“支姐”到“支妈妈”,她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36年来,支月英坚守岗位,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这片深山,为这片贫瘠带来希望。但是对于自己的女儿,支月英却疏于照管,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你是一位好老师,但是你不是一位好妈妈。”说到这里,支月英忍不住低下头擦了擦眼泪,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疏于照看,但是想想大山里的那些留守儿童,想想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支月英放弃的转到城里的机会,毅然决然的继续坚守在大山。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共产党人的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淀传承下来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共产党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胸襟开阔,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体现高尚的人格追求。我们应该向支月英学习,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第1页共10页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常用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追求,在奉献中绽放青春精彩。【篇二】如果说,善是尘世里的一抹清新光色,那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宋书声、妙手仁心的“80后”乡村医生贺星龙、筑梦太空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知识报国的超导贤才赵忠贤、无私奉献的国测一大队等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自带光芒的人。他们的名字或许很普通,职业或许很平凡,但他们的向善而行彰显了人格高度。《榜样》系列之所以打动我们,是因为榜样们通过身边的小事、岗位上的敬业精神、文明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科达勒维耶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3》中的无悔青春,逐梦北斗的王淑芳实现北斗车载终端的应用,降低全国重特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不为名累,不为利牵的贺星龙,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决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24小时待命出诊,用感恩的心回报乡亲……十九大后涌现出来的新时代榜样,充分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言,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厚德懿行,在无声地证明了坚守与笃行的真正价值,让我们见识到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要向榜样致敬,更要“见贤思齐”,将他们当作行动标杆。威X8226;亚历山大指出,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一名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代表着努力奋斗的方向。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学习具体的榜样人物事迹,能促使每一个人向榜样看齐,找到差距,提升自我。“喜乐为盖买”的李元敏,将孤苦无依的百姓当作亲人对待,走家串户移动式办公,一举一动皆流露着对村民的关爱;“英雄也情长”的印春荣,“为了禁毒,即使把命搭上,我也无怨无悔”的誓言振聋发聩,凭借其沉着冷静、机智果敢的处事作风,谱就了一曲缉毒护民的铿锵乐章。这些感人至深的“榜样”人物,用毕生的精力践行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比任何的大道理都更容易吸引人、激励人。第2页共10页现实中,扶起老人反被诬的“助人为祸”现象仍时有发生,毋庸讳言,有些“典型”或“标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