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四讲:风雨前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同志们,大家好!我们前一节讲了雄关漫道,给大家介绍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些“真人”,特别着重介绍毛泽东。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对马克思也有着深入的研究,那么这使毛泽东同志能够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那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说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遵义会议以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纪念大会当的讲话当中,胡锦涛有这么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在历史上得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这句话讲的很深刻。我们在前几讲当中,同学们大致已经从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流变当中看到了这样一个规律,你看王明路线为什么把党带到了差不多濒临绝境呢,就是因为严重地脱离了中国的实际。那么后来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也是因为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应该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啊。对建设一条有我们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道路继续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我前面说过毛泽东这个人他是非常注重实际的。在1970年斯诺访问的时候,毛主席曾经跟他谈话。斯诺当时问了毛泽东一个问题,说你这个人能不能够你自己形容一下,你的个性特征是怎么样的。毛主席是这样回答的,说我这个人首先是有几分虎气,是老虎的虎。这个斯诺很好理解,领袖嘛。那种王者之气,斯诺说,不错,你确实是一只很了不起的tiger,但是毛泽东接着说我还有几分猴气,这下斯诺有点不太明白了,为什么叫猴气啊。毛主席就跟他解释,说这个就是不那么循规蹈矩,说我这个人有时候啊,不是那么守规矩的,所以毛泽东这个人自己讲,他是从来不信邪、不教条的一个人。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1948年淮海战役已经胜利,这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一个决定性胜利,但是没有想到就在淮海战役结束不久,斯2/10大林派了他的密使米高扬,悄悄地来到了咱们的西柏坡,给毛主席送去了一封斯大林写地亲笔信。这个信居然让毛泽东不要再打了,划江而治就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你毛泽东建一个你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江以南你留给老蒋继续统治,等于把中国变成两个中国,谁实在的要是毛泽东当时真的是采纳了这个建议,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古悲剧了。所以毛泽东呢客客气气地招待米高扬,因为毕竟是苏联来的朋友,又是领导。然后客客气气地送走米高扬,随后毛泽东作为对斯大林的回答,在1949年的元旦发表了著名的1949年元旦文告《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就是毛泽东。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实际上就看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样一个革命我们新中国的建立,是有很多我们自己的特点的,很多不同于那个经典式的那个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也不同于历史上的苏联、东欧,这些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比如说,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幅画面《开国大典》。著名画家董思文先生创作的。这副画面呢,虽然是艺术品,但是它又是非常尊重历史真实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历史来读,那么大家有没有从这幅画面当中看到了我们些许多的中国特色呢。有没有看到,我们给大家略加分析前面这位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后面前排的六位是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六位副主席,大家看看分别是谁,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那么其中朱德、刘少奇、高岗是中共人士,是共产党员。那么剩下的宋庆龄先生不用我介绍了,那么李济深先生呢。是当时的民主党派当中的一个,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席就民革中央主席,那么张澜先生呢,是中国民主同盟也就是民盟中央主席,那么他们三位都是非中共的,大家留意了,从党派来讲,他们属于民主党派,如果按照当时的阶级划分,这三位属于什么阶级的代表啊,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因为民革也好,民盟也好都是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政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