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VIP免费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_第1页
1/24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_第2页
2/24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_第3页
3/24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书名:《解剖列车》作者:ThomasW.Myers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副标题:第三版译者:关玲/周维金/瓮长水出版年:2015-4-22页数:334该书是一本关于肌肉筋膜的经典著作。筋膜是结缔组织,亦即组织之间的间隔,也是组织之间的连接。筋膜由大量的水和润滑液组成,当筋膜受力的时候筋膜就会像被挤压的海绵一样,大量出水,释放力时液体又被重新吸收进来。筋膜占人体体重的20%,其中水分占了70%。良好的姿势和规律的运动会使筋膜借助于肌肉收缩来保持水分、更新润滑液、保持组织代谢、维持弹性。筋膜脱水像没有润滑油的自行车链条一样,影响筋膜滑动,组织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除,出现背部僵硬疼痛的现象。缺乏运动会导致筋膜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产生过多的胶原蛋白,例如背部变厚,使组织失去正常功能,尤其是筋膜的滑动能力,从自身长度75%的滑动距离缩减到50%。筋膜处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心脏最多只能提供90%的动能,让血液运输到主干道,但是一些末梢无法运动到,必须靠主动运动让筋膜滑动,血液才会到达深层末梢。以下几点需要在阅读前特别注意:筋膜科学现在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幼稚阶段,该解剖列车理论只是可能的理论解释之一;筋膜对情绪压力产生的化学信号分子有缓慢但是持续的反应,也就是说倘若病灶不在表肤,请先进行心理治疗;解剖列车理论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例如膀胱经有重合之处,但是解剖列车中的肌筋膜经线完全是从西方解剖学中发展起来的。所有的研究均是针对相同的人体,只是从两条不同的路线攀登,接近顶峰时,发现东西方走到了一起,这点毫不奇怪。运动解剖书1.总论本书的基本原理是:无论肌肉如何单独工作,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上的影响。掌握该原理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理解身体的某一部位疼痛是如何由一个痛点以外的、完全沉默的部位引起。目前有很多理疗、正骨、运动康复等疗法。我们的观察结论是:无论其对作用的解释是否会被人广泛接受,这些疗法都是有效的。当前需要的不是新疗法,而是新理论,能给实践带来指引的新理论。近100年来的治疗手法,就像西方500年来的思想一样,都是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基础,亦即透过显微镜来观察事物,把事物分解成越来越小的成分,研究其各自的角色。这种研究思路源于亚里士多德,发展于牛顿和笛卡尔,导致目前身体治疗学领域充斥着杠杆、肌肉起止点的力学矢量图。达芬奇绘画时倒是没有受到肌肉骨骼机械论的影响,反而在其解剖笔记本上发现了几张类似于解剖列车的图。后来因为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人的贡献,人们强调相互关系,而不是线性的因果关系。本书将整体论应用于姿势和动作分析。肌筋膜是指肌肉组织和伴随它的结缔组织网之间的成束而又不可分割的特性。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筋膜网的单一性,使用其单数形式,全身的肌筋膜就是一个整体结构,只有手术刀才能将其变为复数。36亿年前,地球上有了生命,此后一半的时间内,所有的有机体都是单细胞生物。我们体内有10-100万亿的细胞在彼此协作,肠道内的细菌数量与之近似或者更多。只有结缔组织才能使这些流动不定的细胞保持一定的物理形态。筋膜把我们的细胞合成整体。人体组织有四类基本的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每类细胞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强化了细胞功能中的一项,特别是受精卵、干细胞。例如,所有细胞都通过细胞膜传递信息,而神经细胞表现尤为突出,当然代价是收缩和再生能力变差。所有细胞都有肌动蛋白,也具有收缩能力,但是肌细胞是其中佼佼者。上皮细胞虽然也能收缩,但力量很弱,它们专长于使内脏表面平整、吸收营养物质、分泌化学物质(激素、酶等)。第四类细胞结缔组织,在收缩上并不在行,专长是将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到细胞间隙中去,形成了骨骼、软骨、韧带、肌腱、关节和整片的筋膜。正是结缔组织为其他细胞创造了结构基质,从而打造出能将人体整合到一起的、强壮又柔软、有韧性的细胞间填充物。这些物质为人体所有细胞提供了一个共享、沟通的环境。细胞的代谢产物和营养物质可以在细胞间隙中自由扩散。筋膜网有三种基本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形成连续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