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表彰大会领导讲话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林业部门精心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绿色先行”的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6.59万亩,占指导性计划的111.8%,栽植各类苗木2710万株,投入资金3.85亿元,参与人数达30余万人,造林面积和资金投入均超过前5年总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把“一大四小”工程放在“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作为平原大县,造林绿化工作基础差,历史欠账多,绿化率偏低。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强化“三种理念”:一是强化“大绿化”理念。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链接点的城市定位,围绕三年全市绿化大变样的目标,统筹城乡造林绿化,坚持山上造林与平原造林并进,城镇造绿与农村造绿并重,通道绿化与农田林网绿化并举,整体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市共完成山上造林5.88万亩,平原造林10.71万亩,其中公路绿化2100余公里,农田林网绿化1.1万亩。二是强化“造绿就是造福”理念。按照“建一栋好房子,不如造一片好林子”的思路,把林业生态与城乡美化结合起来,在城市,坚持规划定绿、拆迁还绿、沿路造绿、推墙透绿、见缝插绿,打造生态园林之城;在乡村,突出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发展林业产业。城市新栽各种苗木25.3万株,新增绿化面积0.23万亩,56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新栽各种苗木12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万亩。三是强化“增绿就是增富”理念。在发展生态林的同时,以建设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为契机,把“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与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1121”工程(即五年新造高产油茶1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10万亩,建立2个高产油茶苗木基地,培育1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油茶加龙头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小白线”万亩高产油茶产业长廊和生态硒谷万亩富硒高产油茶特色产业板块,共带动4.2万农民增收致富。其中白土岗霞村农民通过发展高产第1页共3页油茶种植和苗木繁育,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二、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加大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力度我们主要坚持“三动”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坚持政府推动。确定“一大四小”工程为“三级书记”工程,坚持实行市四套班子领导包乡镇,市直部门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考评体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用抓林改的措施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同时,强化资金保障,仅市财政筹集资金就达1.79亿元,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坚持企业带动。采取项目、政策、资金、服务向龙头企业倾斜的办法,鼓励和引进浙江森禾、××天缘、上海御润坊、珠海农丰等1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包造林,投资7000余万元对境内46公里高速公路、212公里国省道等重点地段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绿化。打造了昌樟高速公路、新梅高等级公路、105国道、小袁线等八大精品工程。三是坚持全民联动。实施造林绿化“十百千”计划,即全市百万人民,每年人均植树10株,每年植树1000万株,采取媒体宣传、“五同五学”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造浓氛围,增进全民共识,推动全民共为。开展“百万树木进城入院,市民认捐一棵树”活动,机关干部和市民认捐树木1万余株,认捐款160余万元。在中小学校开展“植绿、爱绿、护绿”活动,近10万名学生参与造林绿化,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带动320多名返乡农民工投身、投资造林绿化建设。三、以“横向到边、纵管到底”的机制推动“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着眼工作机制创新,激发造林绿化工作活力,突出抓了“三有”:一是“树有其主”。按照“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的要求,对集体所有的机耕道等可绿化用地,采取“群众自愿、大户经营、权责统一、市场运作”模式,以公开招标、拍卖、租赁等方式,进行依法流转,落实造林绿化主体。对现已栽植的林网林带,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公开拍卖,落实所有权、经营权主体。二是“主有其权”。按照“谁造林、谁所有、第2页共3页谁投入、谁受益”原则,赋予造林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权,依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