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悔改——读《子女心,父母情》有感我们的悔改——读《子女心,父母情》有感文/海伊小时候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能做到。作为父母,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成为基督徒之后,我们仍然是极尽所能地体贴着孩子肉体的需要:好吃、好喝、好住、好玩;我们也随从今世的风俗去培养孩子:美术班、舞蹈班、钢琴、围棋、跆拳道……各类培优班占据着我们和孩子的时间及精力。很多的基督徒和他们的孩子都精疲力尽地忙碌着,成长着。不知不觉中,父母不再能够把握孩子的心,也无法与他们畅快地交谈,父母的话也不再能够影响自己的孩子。子女心,心系何处;父母情,情何以堪。有幸与几个家庭一同学习了teddtripp的《子女心,父母情》一书,也清楚地知道神的恩慈是要领我们悔改,我愿将自己的收获及悔改的内容与各位基督徒父母分享,共勉,彼此劝诫。一、家庭教育唯一可靠的指南就是圣经多年以来,我们学习过很多圣经与世俗心理学掺杂的育儿书,使我们一直在方法层面不停地与孩子较劲,最终结出了叛逆的果子。“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我们都承认圣经是神的启示,有神无限的知识、智慧在里面,而我们教育孩子时却有一种倾向,就是喜欢用一些世界的方法而不是合乎圣经的方法。二、主耶稣是个好榜样他是发命令的神,拥有一切的权威,却以仆人的身份来到世界上。他是服事人的君王,也是统治人的奴仆,他作为至高、慈爱的权威者,都是为了他百姓的益处,当他的子民顺服他的权威时,他就赐他们能力,使他们能活在福音的自由里。主耶稣是如此,而我们这些主的仆人在孩子面前却充当起孩子的神,用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来辖制孩子,用我们完全属世的标准来第1页共5页评判孩子。我们努力地工作赚钱来修饰、装扮我们的孩子,把自己当成陶匠,而把孩子视为我们手中的泥土,完全忽视了神在我们自己与孩子生命中的供应、主权和计划。“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神要父母做一个真正的仆人,为人舍命的权威者。父母要成为儿女生命中的权威,目的不是要把他们控制在你的权力之下,而是使他们有能力自治,从而能自由地活在神的权威之下。如果父母是“和蔼可亲的君王”,孩子很少会迫不及待地离开家,离开一个能够满足其一切需要的家,来反抗真正慈爱而又无私的权威。三、表面属灵的祷告者,却是另类的“又恶又懒”的仆人“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4-9)有的父母不顾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责任和权柄,忙于服事、属灵的操练,除了为孩子祷告以外,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不愿意教导孩子,认为有了他们的祷告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当我们不去教导、不去影响、也不去陶塑孩子的时候,同学、朋友、电视、网络就替我们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非常成功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赢得了孩子的心。当我们想要走进孩子的卧室时,看到的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警示,世界的土壤在供应着孩子心灵一切的需要,同时也非常世俗化地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与箴言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的结果相反,使他走上无神之道。四、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会各自显明我们自己与孩子心中的偶像“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16:4)孩子的心不是中立的,同样,父母的心也不是中立的,我们是照着神的形像被造的人,内心已经被设计成有敬拜的倾向,所以,我们不是敬拜事奉真神,就是敬拜事奉偶像。在考试和分数至上的年代,成绩是孩子和基督徒父母祷告的核心。我们第2页共5页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能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没有按照马太福音25:14-30的教训去教导、训练我们的孩子明白恩赐、才干是从主而来,神看重的是良善、忠心,而不仅仅是好成绩。我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