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些感想(1)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我在2003年1月24日去国防大学找一位同学,他叫袁野。是我在上海政院的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记得在上海时他说他想转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地方特招入伍生,他的个别同学都上了地方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而他却原地不动,而他在学校时是高材生,这一点是相信的,他是我见过的最有思想,理论最深的同学。而这次在国防大学见面时我又问他想不想转业时,他说没想过,他为他是军人感到骄傲,他非常热爱军人这个职业。我还记得在上海时,我问他上海政院的的老师怎么样,他说一般,他上课基本不怎么听,而这次我问他国防大学的老师如何时,他说这的老师非常好,非常有思想,他说现在听这个老师的课好,听那个老师的课也好。我问他为什么你和以前会有这么这么大的差别,他说是国防改造了他。在国防大学接触的是全军最高点,知识面宽,层次高。国家的、中央的、外国的国防部长、驻华大使、武官、总部首长、全军的知名人士等经常来讲课作报告,平时学员和院里搞交流等,学风非常好,同学都是他的老师,在同学身上都能学到不东西。他现在是国防大学研究生队的学术组组长,曾在全院首长、师生前做过报告。在国防大学经常参加军队高层的学术研究、经常听取有关国家和国际军事动态及发展走势,经常走出去听讲座、听音乐会,就是这样的氛围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已经为军人而着迷,为军人而骄傲,他整个人已经融进了军队。我真羡慕又感到压力,我现在有一种对知识的新的渴望,深感自己对知识的浅识,深感自己的落伍,在这样一个追求知识,广阔的天地里,一个对知识知之甚少的军队政治工作者来说,无异于把一个小学生放在了大学的教室学习一样。就像我的这位同学一样。他的政治理论功底、他对传统文学和近现代史和对现代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现在的军校教育。军校的工作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目标是培养军队的干部。在这一点上全军是一致的,工作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也有个别院校做的不好。有些单位存在第1页共2页孝试作弊现象,有的甚至机关、教员、领导干部帮着作弊。这样的学员在军校混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军队是要打仗的,而这样的学员到了部队能胜任工作吗。能打仗吗。如果战争失败了,这个根源是谁呢。另外,现在的军校普遍在培养学员的热爱军队、忠于自己的职业和对知识的钻研方面的工作力度偏软,方法不多,学校为学员创造的条件有限,使现在的学员普遍存在着毕业后转业,在部队干没什么意思,当兵吃亏的错误思想。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官怎么能在部队中带兵打仗,怎么能科技强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怎么能保证部队不变质,怎么能保持军队的优良作风,怎么能教育好战士,怎么能保证部队的稳定,怎么能保证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我们部队中有许多人的人心不稳,在部队中不求高标准,只求干几年不出事走人,对自己是个军人感到比地方的人矮了半截似的。这样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做为军校就是要把战士、青年学生和再入校学习的干部培养成为一名热爱军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习,忠于党,忠于军队,作风好,思想好的军官。这就要求军校要创造好的环境,学风、作风,经常组织学员一起研究国内的国际的军事问题,经常请全国和全军著名的学者和权威人士来作报告,使学员接触到新的权威的信息,经常组织学员走出去到英雄部队参观实习,经常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组织的演习,经常组织学员观看一些地方的高雅的音乐会、演出等,培养学员的修养和鉴赏能力,让我们军队学员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高的,自己的职业是高尚的,要让无形的和有形的东西一起来影响学员。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各自院校根据各自情况具体安排,同时也需要领导机关的安排和支持。军校是培养军官的,是培养我军未来的领导者的摇篮,院校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为了军队的未来发展,就要高标准高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创收高效益。在目前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国家周边情况复杂,敌对国家的军事实力强于我的情况下,作为军人要有危机感,这不是岂人忧天,而是对国家和军队的责任心。作为军人应有比普通人更强的责任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