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写要求及流程要求:1.电子稿纸张设置为8开纸,单面左右两栏,双面使用。标题类文字均为4号加粗宋体,正文为小四宋体。2.相关问题后留出适宜空白以备书写。3.课题下方表明年级学科、出题人、审题人、日期。流程:一、学习目标二、重难点三、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探究法、实战法、讲评法四、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背景,文体知识)2.故事导入3.温故知新4.高考知识链接五、学习过程1.整体感知(1)音形义(A\B级)(2)层次结构(3)复述文本内容2.品读感悟(1)诵读(2)重点语句含义、作用(3)文言现象分析(活用,多义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4)重要内容解读(5)主题思想(6)写作手法3.课堂小结(师生)六、学习反思1.知识点积累2.易错点整理3.学习收获(做题方法、技巧,规律总结,文本感悟)4.小组表现七、作业布置1.字词句2.常识3.背诵、默写4.《全程指导》精选八、拓展阅读1.文本重点段落的理解分析2.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材料阅读3.名句积累九、编者按(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活动流程(5+30+10)预习(10+X分钟)1.分发《导学案》2.充分预习3.完成《导学案》课前准备(5)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小组展示的方式、方法。展示(30分钟)(各小组按自定的方式方法展示所承担的学习任务,质疑释疑。)1.知识链接2.学习过程反馈(35分钟)(检查、质疑、释疑)1.学习反思2.作业布置3.拓展阅读预习(10分钟)……附: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分组讲求学生素质均衡化(组内、组间),座次固定化(单科不再重新分组),以7小组,每组6人为宜。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本组的组号、组徽的设计,学习指导,检查,课堂考评等。集体备课要求1.同年级、同学科分工合作,按学校规定的备课模式备课,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审核。2.编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单元教学要求,以生为本,根据学情确定文本重难点,选择科学的学法,反复推敲,认真编写《导学案》,使课课之间,单元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3.每课结束后,编案教师要根据课堂效果和师生反馈意见,对原案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并在案后写出有价值的编者按(教学反思)。4.对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学科组在教研会上提出,大家共同讨论、交流,予以解决。5.各年级的《导学案》(文字稿及电子稿)学期末集中到学科组,形成资源库,以备日后检查、研讨、教学之需。是加强集体备课。我校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的集体备课三步走程序,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做到: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以学定教,课前优化。学校统一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语、数、英为每周一、周二下午两节课,其它科目为每周二上午1、2节课,各年级有年级职员专人检查,重点检查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解决的问题和备课效果。在集体备课中做到“六个研究”:研究课标教材,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习题训练,研究预设问题,研究学生情况,研究培优补弱。重点解决“四个问题”:学习目标的制订,自学指导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当堂检测题的选编。达到“四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习题,统一作业,统一测评。学校实行周前备课,每周五由年级备课组长检查各备课组教案,然后由年级主任检查,最后再由年级主管领导检查签字。没有经过检查和签字的教案直接上课者要批评改正,并纳入常规考核。三是创造和谐课堂,提高上课效率。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永恒阵地。是师生知识获得的海洋,生命成长的乐园,才华展现的舞台,和谐课堂的标准为:学有兴趣,引导有法,师生和谐,生命发展,思维训练,目标完成,能力提高(创新,探究,合作,表述,阅读等能力)。由市县优质课教师上示范课,其他教师上研讨课和创新课,教务处分年级对讲课教师提前安排,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和本教研组无课教师参加听课,提倡其他教师听课,年级主任和年级职员检查教师听课情况,除了进行示范课和研讨课外,学校还实行随堂听课制,年级课改指导小组成员每周最少听2个教师的课,查看教师的教案,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成绩记入上课质量,作为本教师上课的一个考核方面。扎实抓好“四清”。“堂堂清”和“日日清”以任课教师为主把关,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