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诗歌的语言第2节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二编第二编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有三个考查方向: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是考查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的炼字。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炼字举例分析动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副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愈显翎毛之白;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这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赋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一枝”而不是“数枝”,显示早开的特点。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极富音乐美,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气氛。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这句诗中的“软”为形容词,是表示通过触摸才能感知事物特点的一个词,而此处用来修饰“光”,自然突出了夕阳的特点;“涌”为动词,此处用来修饰“银山(雪山)”,赋予了雪山动感和生机,突出了雪山巍峨的壮丽景象。从这些角度来分析二字的妙处,才能更合乎考查意图。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一、常用方法1.关注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同时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像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包蕴其中啊。考点全突破考点全突破智勇稳冲关智勇稳冲关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2.看修饰词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在高考诗词鉴赏中也是被关注的重点对象。其对意象的表现、环境的营造、人物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